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人氣 328

【大紀元2015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綜合報導)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得從簡單的做法開始。首先,家長要學會忍耐,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自由、時間和資訊。耐心等待也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孩子的獨立和自理能力會獲得相應的發展,而過分的保護,只能讓孩子害怕獨立,不敢嘗試。

國外很多富豪家庭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洛克菲勒家族,孩子在校讀書時要一律註銷,大學畢業後要自己找工作;德國的金融投資大亨梅茲勒家族,孩子每天要自己走路或搭公交上學。為讓孩子儘早獨立面對成長中的挑戰和困難,對磨練他們的意志和領導力,都極有幫助。但在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以下提供3個方法:

方法1:創造「單獨表演」空間

如果孩子很小,可以給他們準備一個易於存放物品的小空間。如:兒童桌、書櫥、玩具櫃等等,讓他們能夠自己存放彩筆、膠帶、橡皮泥、玩具等各種物品。在給孩子準備胡蘿蔔、餅乾、乳酪等各種午後小吃時,家長可以把一些小吃放在冰箱或者食品櫃內的底層空間,給孩子一個托盤,讓他自己做決定選什麼。

另外,家長不要把單獨相處的時間作為一種懲罰的觀念或措施,這也會讓孩子把單獨相處與負面的感覺聯繫在一起,因此變得害怕獨立。

方法2:鼓勵孩子幫忙做家務

家務中有些雜務也關係到孩子。如:他們的髒衣服、襪子、床鋪等,家長每次做家務,可以讓孩子幫助整理他們自己的衣物。有些家務孩子3歲就可以做,稍大時,可以讓他們自己清洗並整理衣物、鋪床,餵寵物等。

當父母整理院子時,可以讓孩子一起做。給他準備一些適合的工具,如:剪草、打掃門前的落葉等,當孩子每次付出一些熱情,家長不要忘記給予及時鼓勵。不要小看這些活動,這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一個對家庭有貢獻的人,建立自豪感,並為一生的成功打下基礎。

方法3:示範獨立嘗試的樂趣

有的家長自己害怕獨立,不願忍受分離,孩子也會從家長的態度中學到這一點。那些「直升機型父母」往往就會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時時盤旋在孩子頭上,監控著孩子的行為,以保安全。

家長本身的這種依賴感或者屈從於其他照顧者的行為,也會讓孩子變得軟弱。因此,父母們要在生活中給孩子示範用於自己獨立嘗試的品格。有的可以從簡單的行為做起,如:打開一個果醬瓶的蓋子時,讓孩子看到自己不斷努力、不願放棄的個性,並且讓孩子經常看到自己的這些小小的成功,這可以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個性。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要求越來越多的獨立性。家長要記住:多鼓勵孩子,不要批評他們嘗試獨立的努力。不過,你可以提醒他們,如果他們不能單獨完成任務,你會幫助他們。這些都會有助於孩子勇於獨立嘗試,最終學會獨立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責任編輯:陳瑋臻

相關新聞
越來越多英國男愛做家務
零到六歲的幼兒教養須知
放下手機改挖土 親子田園樂
有趣的萬能黏土把家務變得超簡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