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rine:不負這個時代——致中國網友的一封信

人氣 5

【大紀元2015年07月14日訊】在這樣一個時代,不管你是否認可,互聯網都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資訊成為生存的方式。如果對這個時代能有一個夢想,我會希望有那樣一天,人們可以自由地上網、自由地獲取資訊,而沒有人會來過問他、沒有人能來約束他。

在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的概念裡,百度可以滿足他們搜索資訊的需求,微博可以滿足表達和互動的需求,微信可以滿足社交的需求。百度上那些「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微博上那些「該微博已經被發布者刪除」,微信上那些被封鎖了的朋友圈,在一部分人眼中是刺眼的空白或黑幕,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則是順理成章的習慣。

對自由的渴望是身處極權之下的人們覺醒的標誌。而在一個被封鎖、被閹割的網路資訊世界裡,並非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由的缺失。就像魚缸裡的魚、羊圈裡的羊認為魚缸就是大海、羊圈就是世界一樣,在被封鎖、被閹割的網路中行走的人們,也認為他們所見的資訊就是宇宙全部的真相。當更多的真相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也像魚缸裡的魚被放歸大海、羊圈裡的羊被放歸野外一樣無所適從,並且選擇拒絕,重新回到他們熟悉的世界。

非常遺憾,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的現狀:一面是被閹割、被封鎖的資訊,一面是習慣於被閹割、被封鎖的用戶。世界網站訪問量排名前三的google、facebook、youtube,都是中國用戶無法使用的;每當有重大事故、群體性事件發生,或者敏感時期,搜索、社交網站就會全網行動,清除那些「有害資訊」;執行封鎖、閹割任務的GFW,已經成為中國IT技術最先進、最周密的專案。在自由世界看來,這無疑是大規模的反人類罪行;而在中國,至少目前的比例仍屬於大部分的線民群體看來,這是他們的使用習慣。

資訊體現自由的尺度,也是民間智力的集合。在極權社會,鉗制自由的表現之一就是資訊封鎖;民間智力則被視為極權統治資源的一部分。因此,對資訊的封鎖,事實上也就是對民間智力的收割;民間的愚昧和落後,對權利的麻木不仁、對極權的歡迎和歌頌,也就是智力下降的結果,是極權能夠保持長久統治的必需。智力下降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民間創造資訊能力的下降。極權正借此惡性循環,達成「長治久安」的目的。

既然我們生存在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一個資訊的時代,反抗極權的重要內容就是突破封鎖、拒絕閹割。無論有多高的牆,都有更高的梯子,引導著人們去探尋牆外的世界,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相,把他們對於自由的渴望傳達給世界。世界也由此一分為二。跨越GFW去尋找自由,在一部分用戶看來是智力充值的方式,在另一部分使用者看來卻是不甚必要的,或許還是「充滿危險」的。而這正是封鎖和管制所期待的,民眾的愚昧和恐懼。

只有把自己視為上帝、把國家視為伊甸園的黨和政府,才會禁止民眾享有智慧,擁有朝鮮人民同樣的「幸福」。而智慧之果就生長在枝頭,無須蛇的誘惑。選擇了被封鎖、被愚昧、被閹割,即使把梯子放在面前,也沒有勇氣蹬上它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尋找翻牆的梯子,並不是技術上的困難,而是態度上的困難。事實上,從GFW建成開始,就有技術人士不斷隨著牆的加高,開發升級著翻牆的軟體;這些軟體也經由熱心人士,不斷地在牆內傳播。各種翻牆的工具並不難以獲取,難以獲取的是嚮往自由的心靈。

未知的世界充滿著風險,當局也以此來恐嚇民眾。以當前的技術手段,很難說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具體哪個動作,不在當局嚴密的監控之下。幸運的是,人們所能依靠的,並不僅僅是梯子和相關的反制技術,還有越來越多的翻牆的人,以及他們創造的更多的資訊。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翻牆,極權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力、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金錢,從越來越多的資訊當中找出它認為有害的一部分加以封鎖;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找出發布這些資訊的人一一定位並予以打擊。

在海量的資訊面前,這個任務事實上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像眾多不翻牆的用戶看到的那樣,總有足夠多的裂隙,把牆外的聲音滲入進來;總有足夠多來不及刪除的網頁和資訊,出現在每一個人的面前。所謂安全,並不是幻想一個極權力量所不能至的避風港,而是勇敢地加入反對它的浪潮,成為海洋的一部分,成為戰鬥者的一員。終結極權,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安全。

這並不是說要忽視安全的措施。相反,梯子就是安全措施的一種。雅虎因為出賣師濤,為中國當局提供作為關鍵性證據的伺服器資訊,至今仍被當成協助作惡的典型予以展示,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在黨控黨有的各種網站裡,這種作惡正是它們的日常工作。黨控黨有的網站和網路服務運營商,可以把用戶的每一個行為匯總上報給「有關部門」,使它們能夠迅速採取行動,打擊那些發布「有害資訊」的使用者;而在牆外的世界,它們只能依靠各種分析、匯總、比對,獲取模糊的「證據」,以此恐嚇用戶交待「罪行」。

同時,各種安全的措施,也隨著翻牆軟體的傳播,在民間口傳心授。關鍵並不在於怎樣做的技術問題,而在於態度和選擇。通過翻牆,用戶可以獲得更充分的關於網路安全的資訊,能夠更好地掌握安全的措施,選擇更加科學、更加安全的上網方式。在一個技術高度透明化、操作高度「傻瓜」化的網路世界,獲取相關資訊,既是一種基礎的能力,也代表了網路使用者對網路世界的認知水準。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世界;誕生互聯網的時代,也必然是、必須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任何封鎖、閹割,都在提醒著人們,極權的罪惡有多麼廣泛,也在強調著對自由的追求是多麼迫切。泡泡網致力於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信仰。自由是我們擊敗極權的最豐厚的戰利品——我們不幸生活在極權統治的時代,我們也有幸生活在與它戰鬥的時代,翻牆是你的態度、梯子是你的武器,被高牆囚禁的朋友們,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賦予你們的抗爭的責任。

濕評:有人在看到別人說到民主自由的時候,馬上會聯想到革命,接著是社會動盪、世界大亂……。我碼字、轉貼,從來沒有要別人去拼命的意思,生命誠可貴,必須珍惜。亂世之中,做一個明白人,是我最終的目的。我也相信,如果再有一次和70年代類似的文革,可能不會有多少像當時那樣,即便自己餓死、被害死也依然對獨裁者表現忠誠的人和事了。我們都熱愛生命,五毛也是。

(網絡轉載)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從傳統媒體到網絡 審查機關鉗制自由咽喉
何清漣:「習近平認可度居首」背後隱藏的秘密
中共自曝面臨「翻牆」等五大挑戰 意識形態嚴重危機
中共再度封鎖Gmail 大陸民眾怒斥愚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