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蓮:洛杉磯札記(3)

人氣 25

【大紀元2015年08月11日訊】【三】

毛澤東被稱為「軍事家」。「指揮」了「長征」,抗戰和解放戰爭。但毛澤東一生都沒摸過搶。這就是說他連手槍、步槍、機關鎗這些低級武器的性能、結構、射程、殺傷力、使用方法都不懂。更不用說飛機、坦克、大炮這些稱為高級的武器了。世界上有這樣的「軍事家」嗎?

據記載毛澤東指揮打了不少敗仗。1930年8月24日,毛澤東指揮紅軍分三路向長沙推進,甚至採用了古老的「火牛陣」,利用驅趕群牛來衝破守軍設下的電網障礙,無任何奏效。紅軍多次衝擊,損兵折將,結果一場慘敗。不久,毛澤東又指揮「高興圩戰鬥」結果大敗,紅軍十一師師長曾士峨,四師師長鄒平犧牲。毛澤東指揮的水口戰役,據聶榮臻回憶「水口戰役戰場之慘烈為國內戰爭時期所罕見。紅軍大敗,橫屍遍野,連河溝裡的水都泛著紅色。」遵義會議之後的土城戰鬥也以大敗告終。史書上一向認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四渡赤水」之役,其實是兵法上的一個大敗筆。連林彪也說:「這是愚蠢至極,因為自己把自己的隊伍拖垮。」最典型的是四平保衛戰。1946年3月,蘇軍開始陸續從東北撤出,解放軍向北發展,控制了四平,長春等地。黃克誠率新四軍第三師3.5萬人開入四平。四平位於東北中部平原,當時擁有10多萬人口,它位於中長、四洮、四海三條鐵路的交叉點上,是進出東南西北滿的咽喉要地。國民黨決議攻佔四平,共集中了八個軍的兵力,其中新一軍,新六軍全是美國幫助訓練的精銳部隊,曾參加過遠征軍入緬甸對日作戰,清一色的美國裝備,戰鬥力很強。

黃志誠看到形勢的危急,就打電報給林彪,沒有回電,又連去幾封電報,仍是沒有回電。他著急了,於5月12日直接打電話給中共中央,說明雙方力量懸殊太大,應馬上撤出四平。也沒有回音。黃志誠在沒有接到命令前仍然固守。從4月份一直打到了5月中旬,部隊傷亡殆盡,只好棄城撤出。直到1959年廬山會議開始不久,毛澤東請黃志誠等幾位老鄉吃飯。席上黃志誠談到當年四平保衛戰,說雙方力量差距那麼大,無論如何也「不該硬頂下去」。毛澤東問道:「難道說平四保衛戰打錯了?」黃志誠說:「敵人集結重兵與我們決戰時,我們就不該死守了。」毛澤東沉吟了一會兒才說:「固守四平是我的決定。」你看,毛澤東這「偉大軍事家」到那麼多年以後,還不知道自己指揮上犯了那麼大的錯誤。(《四野主力傳奇》)

戰爭期間,毛澤東從延安、從西柏坡發了不少電報,「指揮」了不少戰役。但他從沒有上過戰場。他的電報諸如:「你部務必在××日××時之前,趕到××,將××部圍而殲之。」「你必須置××之敵於不顧集中全部兵力將××部阻擊於××之南。」

「你部務必於××日之前趕到××,以全力阻擊增援之敵。」等等。這些電報部分是江青擬稿發出的,所以江青對採訪她的美國歷史教授維特克說:「我和主席共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位連手槍都不懂得使用的「軍事家」,靠他的手下朱德、林彪、劉伯承、鄧小平、賀龍、彭德懷、栗裕等人在前線奮戰,而到了「文革」毛澤東又將他們一個個置於死地。

毛澤東被稱為「詩人」。他確是寫了幾十首詩,而且《毛主席詩詞》和《毛主席語錄》同樣出版發行,文革時幾乎人手一冊。郭沫若在1958年《紅旗》創刊號上發表文章說:「我對毛主席的詩詞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很明顯是在獻媚。真正在詩詞研究上造詣深的人對毛詩的評價是不高的。1959年在台灣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讀了大陸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十九首》時,在當天的日記裡寫了一句話:「真有點肉麻。」不久,又看了毛澤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時發表評論說:「『全國人大』大捧的《蝶戀花》詞,沒有一句通的。」

在當天的日記裡他寫道:「我請趙元任看此詞押的舞、虎、雨,如何能與『有』韻相押。他說湖南也無此通韻法。」胡適本人是精通音韻的,他不敢過分自信,還是請教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黨史博覽》)毛澤東的詩詞充斥著狂言妄語、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暴戾理念。保藏著自命不凡,玩世不恭極其醜陋的犬儒主義習氣。諸如:「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小小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金猴奮起千鈞棒,欲與澄清萬里埃。」「橫掃千軍如卷席。」「敢叫日月換新天。」「黑手高懸霸三鞭。」「百萬雄師過大江。」「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卷龍。」等等,這些詩詞的句子讀起來毫無藝術美的感受。此外,毛澤東還寫過一些極為平庸的詩詞,「文革」期間出版過一陣子,後來收回去說是偽作。但其中有些句子,如「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文革」時《人民日報》曾以裡體字公開引用。

《沁園春》一詞,固且當作毛澤東寫的吧。大陸文化界吹得很厲害,其實早就有人指出一開頭,「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連用了兩個「里」字就是敗筆。二、詞中的幾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拾彎弓射大鵰。」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幾位有輝煌業績的皇帝,然後給予簡單的評價,輕率地予以否定,表露了毛澤東的狂妄無恥。稍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唐宗的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光彩奪目的時期。宋祖疾速修律,實行讓步政策,使經濟迅速恢復,社會空前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漢武帝獨尊儒術,給後世深遠的影響。他在治理經濟和穩固邊疆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成吉思汗,武功蓋世,設立專使掌管行政和司法,文武雙下,使元朝長治久安,被追為元太祖。在歷史上成吉思汗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學家,他的最大優勢不在於指揮哪場戰爭,而是在草原上推動改革制度,他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管理變革」,接近當代的公司中組織架構調整。唐太宗李世民是歷代最放異彩的君主之一,他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有四點:「堅持天天上朝,納諫、修律、與民休息。」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進諫者無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是魏徵,共諫二百多事。在修律方面,他鑒於隋煬刑法無章,任意殺戮,以至眾叛親離,社會矛盾激化。李世民即位後立即立法治獄。貞觀六年,親自錄囚,將死囚三百九十人全部釋放回家約定次秋還囚,及期竟全數還獄。毛澤東治史,主題先行,憑空臆想,狂妄武斷。觀點既出,天馬行空,根本沒有研究史料和論證,毛澤東缺乏史學的基本理論修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簡單粗暴,墜落於自我昏亂的迷圈。

1965年「文革」前夕,毛澤東寫了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轟動一時,全國各大報刊都首條首版大紅字刊登。詞中的一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成了當年元旦社論的標題。就在新年的前一天,毛澤東在書房裡會見了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女兒和女婿。交談中毛澤東自我介紹了即將發表的兩首詞,是兩首老詩。其中一首是批評赫魯曉夫的。使二位年輕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們眼前的毛澤東已被疾病折磨的油盡燈枯,形象枯槁。但一提到鬥爭的話題,就使他興奮起來,似乎又充滿活力。當場毛澤東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不鬥爭就不能前進,八億人不鬥行嗎?」

《念奴嬌‧鳥兒問答》中有一句:「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這何止是胡適說的:「使人有點肉麻。」簡直是使人噁心。毛澤東這位「偉人」「詩人」盡然用了這樣的詞語,充分表現出他個性的粗野,人格的卑劣,作風的下流。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它詞采斐然,韻律優美,文雅清麗,歷來為人們所喜愛。人們以它的美來陶冶性情,在感受詞與文采和優美的意境中獲得藝術美的享受,使自己的情操得到昇華。凡有點學養的人都知道,在中國文學傳統中,有:「詞乃艷科」之說,凡作詩填詞是極風雅的事情,屎尿屁一類骯髒之物是不能入詞的。魯迅說:「畫家可以畫這個畫那個,但不能畫鼻涕畫大便。文人墨客偶爾打油一會兒,不過私下逗趣,絕對登不得大雅之堂。」而毛澤東這樣寫詞是對中華文化的褻瀆,玷污了詩詞那磊落如琅殲之圃,焜耀如縟錦之肆的美的淵藪。

毛澤東「在一個南方的山洞裡」寫給江青的信中說:「我的身上有虎氣也有猴氣。」所謂虎氣就是專橫跋扈,剛愎自用,殘暴狠毒。所謂猴氣就是狡猾陰險,詭譎,殘忍,冷漠。北海閒人對毛澤東的為人概括得十分精確中肯:「毛澤東坦誠他在鄉下青少年時代的兩本教科書:《水滸傳》教他造反,《三國演義》教他打仗。……這二部文學經典除了文學、史學上的不朽意義,恰又是集中了中國社會流氓文化,江湖義氣文化,黑幫復仇文化,政治陰謀文化之大成。毛澤東從小捧為人生教科書,以呂布式的善變,曹操式奸詐,宋江式偽善,西門慶好色,武松李達式血腥為師,盡學些消極負面的東西。」「毛澤東實為黃巢、洪秀全式鄉村秀才人物,兼有劉邦、朱元璋式鄉村流氓秉性。」(《爭鳴》2011年6月號)陳銘樞(十九陸軍將領),抗戰時指揮淞滬戰役名震全國)曾評毛澤東:「個人修養,熱而不潰,疾而不舒,燥而難寧,察而難周之先,也難免影響到察人聽言,決策定計的睿斷,以及在政策措施上的畸輕畸重,失緩失急。」「有時為喜樂所乘,在一個個浪潮之下,挫傷高級幹部的自尊心和他們的固有地位。」「好大喜功」應「更加深入體察以求究竟。」「經儉幹部的虛假匯報和教條主義的分析方法,未經鄭重細緻的研究。則作過激的決定。」他「過份鄙視舊的,對古典文學尚有不尊重之處。」

「所接觸之非黨人士,多是趨附之輩,來自舊中國的某些上層人士,貪大之功者有之,不虞之譽者有之,爭名獵位,祿蠹充斥,以革命為幌子,保藏卑媚。」

(待續)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王友群:毛澤東大怒的「竊聽」是怎麼回事?
中共罪行錄之二百零一十一:四類分子的悲慘命運(1)
林輝:尼克松訪華前 北京進口大量豐田轎車作出租車
王友群:前中辦副主任王良恩文革中自殺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