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保鮮膜和塑膠保鮮盒會釋毒

朱文

人氣 3223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塑膠保鮮盒與保鮮膜是大多數家庭拿來保持食物新鮮的廚房用品,如果使用不當,它會釋放出危害人體的有毒物質。生活中還有很多會產生有毒物質的物品。如果能正確認識則可避免健康受到損害。

不當使用塑膠產品盛裝食物,塑膠溶出的塑化劑對健康十分有害。

一,油脂比高溫更容易溶出塑化劑

台灣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教授曾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公布研究結果,塑膠容器即使不加熱、不裝熱食,但食物中的油脂,使容器的塑化劑溶出量比盛裝熱湯更多。

以PVC(聚氯乙烯)保鮮膜包覆油質食物(例如肉類、剩菜或起士)時,溶出的DEHP塑化劑含量高於歐盟每人每天每公斤可容忍的攝取量(TDI,50微克)。

所以在使用塑膠用品盛放食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別把含油脂的飯菜裝入塑膠保鮮盒。

2.吃手扒雞時,不要為了怕雙手弄油膩而戴塑膠手套。

3.別買用塑膠材質包裝的食用油,改買玻璃瓶裝的食用油。

4.別吃含附膜的罐頭食物,研究發現,含有環氧樹脂附膜的罐頭食品,經檢測食物中都有雙酚A。

二,生活中含塑化劑物品

1.香味濃郁的空氣芳香劑:空氣芳香劑多為化學合成製劑,其中拿來維持香味的定香劑鄰苯二甲酸酯則含有塑化劑,裡面也可能摻雜甲醛或苯,有害呼吸、神經系統。

2.香味特濃的清潔劑:選用比較不香的沐浴乳、洗髮精、洗衣精、保養品;香味太濃的沐浴乳會加入鄰苯二甲酸酯(DEHP)維持香氣,長期使用經由皮膚吸收,累積時間長,即使小劑量也可能變成大危害。

3.用塑膠袋裝盛熱湯、熱麵外帶回家:最好以家中不鏽鋼便當盒裝,以防塑化劑經高溫釋放在麵湯中。

4.以寶特瓶裝的飲料:雖然寶特瓶沒有塑化劑,但有加入錳與有機錫為安定劑。特別是夏天豔陽高照的密閉靜止車廂內溫度高達70度,瓶裝水經高溫曝曬易釋放出有毒物質。

5.以紙盒、塑膠盒裝的便當:台灣成大研究團隊發現,超商販賣的紙盒裝便當、塑膠盒裝便當、紙盒裝鮮奶經微波加熱後會釋出大量的DEHP,在微波爐周圍的空氣及粉塵中,含有五種有害的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DBP、BBP、DEP、DOP),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會吸附在任何物體表面。

6.塑膠地板:塑膠彩色巧拼地墊的材質多為發泡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含有塑化劑。

7.塑膠安撫奶嘴: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減少攝入塑化劑。

8.新衣服:新買衣服最好先洗過再穿,因為有些不良廠商會使用有害人體的甲醛當做助染劑、塑形、漂白劑。

台灣成功大學環境醫學院教授李俊璋研究證實,含塑化劑的食品還有下列:膠囊、錠狀粉劑、益生菌、保健食品。這些食品還是少給兒童吃。**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台消保處查市售涼蓆 甲醛超標15倍
防塑化劑荼毒  不銹鋼吸管夯
充氣玩具 塑化劑超標250倍
台3成8塑膠包裝食物 含微量塑化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