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第三篇)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8日訊】過去的兩個星期,我們首先從一本著名醫學雜誌裡的研究結果,討論到膝關節炎手術治療與理療效果相當、平分秋色,後來又談到現實中為甚麼有些理療並沒有達到預期療效。今天,我將要講講膝關節炎選擇手術的問題。

首先聲明一下,膝關節炎有很多種,為避免混淆,我這裡專指退行性關節炎,也就是膝關節內半月板有磨損或損傷,關節腔內十字韌帶部份或者完全撕裂。這種情況通過核磁共振MRI可以檢查出來,現在尖端的MRI成像技術甚者可以讓醫生在未動手術之前,就可以對病人膝蓋內部的損傷情況瞭如指掌,比如具體哪個肌腱、哪個韌帶有損壞等等,不像以前只能籠統地給出一個「退行性膝關節炎」的診斷。患者得知這麼詳細的報告,多少會有點驚嚇,他們第一反應往往是手術,好像手術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其實,手術分兩大類,一類需要縫合或者切除自身組織,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手術;另一種則是取出自身關節組織然後植入一種金屬類的人工膝關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膝關節置換術」。

應該說外科技術一直在不斷更新,新型手術器材也在不斷開發,但是患者一旦選擇手術,那麼全身麻醉、切開組織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一點顯然跟保守治療(理療、局部注射和口服用藥)截然相反。手術治療意味著人體自身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避免的創傷,換句話就是說,病人經歷手術之後,一方面可能手術根除了病根,隨之人體恢復好轉,這是積極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因為麻醉、手術給人體帶來無法預測的風險,這時候疼痛有可能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會更加惡化。這種惡化不能歸結為整形醫生的錯誤,或者說他們的技術不到家,這完全是由於我們身體本身的無法預測性造成的。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醫學界擬定有具體相關手術規則。然而,現實中,每個人自身情況不同,疾病也不同,設立固定標準有時也不是完全行得通的,這就是為甚麼有的病例,有些醫生說要進行手術,有些醫生卻說不必手術的道理。那麼,到底哪種情況必須強制性採取手術治療呢? 這將是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敬請繼續關注!

(文:高守珉醫生,陳敬春譯)

高守珉醫生診所
Better Life Pain Clinic, PLLC
11166 Fairfax Blvd, Suite 105, Fairfax, VA, 22030
諮詢電話:703-623-8580

責任編輯: 亦平

相關新聞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美國首都慶祝法輪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師父
美國馬里蘭州各級政要褒獎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台美生技協會舉辦DC meetup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