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坐著總抖腿 小心是腎氣不足了

李熙

人氣: 259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8月23日訊】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足,百病除」。腎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是陰陽的根本也是生命的泉源,腎氣不足,不僅早衰損壽,還會引發各種病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腎動力決定著人的體力、精力及整體健康狀況。如果你坐著不自主地抖腳、白髮早生、睡覺時總出汗…..說明你腎氣不足,該補腎了。

以下這幾種狀態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頭頂白髮

白髮生長的位置暗示著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態,頭頂長白髮,多由於腎氣不足。除了要補氣血,還要注意補腎。腎氣決定了人的生老病死,想要健康、長壽,就必須懂得適時補充腎氣。

吃辣一族

喜歡味道厚重東西的人要注意,可能你的脾胃功能減弱了,對味道的感覺也越來越弱,所以才需要厚重味道的食物,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這也說明你腎氣已經不足。

坐著總抖腿

腎精不足的人,坐著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抖腳,一個人如果喜歡抖腿、蹺腿、脾氣暴躁,是腎精不足,心腎難以交泰的表現。

白髮早生

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滿頭白髮,可能腎氣不足,或思慮過度。從中醫理論來說,「髮是腎之華,觀髮色可知腎氣」。正常40歲後漸漸長出白髮是正常現象,因腎的精氣逐漸衰減,不能榮養頭髮。

睡覺總出汗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睡覺愛出汗稱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

古法養生 2個簡單動作可強腎

傳統養生方法眾多,簡單方便執行的養生法,應該是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中醫認為牙齒和耳朵與人的壽命密切相關,「叩天鐘」、「鳴天鼓」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兩個簡單的動作,長期堅持不僅能延緩衰老,還能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現代人多處於亞健康,中年開始有視茫茫、髮蒼蒼、耳背、齒牙動搖等症狀出現。如果你已經出現這些徵兆,不妨學習古人叩天鐘、鳴天鼓的養生方法,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叩天鐘」

民間有諺語:「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

中醫認為,腎生骨髓,腎氣實則齒更發長。經常叩齒,能使經絡暢通、強腎固精,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使皺紋減少,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做法:每天早晚各空口叩咬數10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三餐飯後若能上下叩齒36次,也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對身體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鍛鍊。

「鳴天鼓」

「鳴天鼓」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古老強腎按摩法。

腎虛者常有精神不振、睡眠不好等問題,每天睡前「鳴天鼓」不僅能養神安神,還能促進睡眠,尤其對老年腎虛失眠更為有效。經常做鳴天鼓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症狀均有一定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根據中醫子午流注原理,做「鳴天鼓」時最好選擇在每天下午5點~7點腎氣充足的時候。同時,在練習時要注意「頂平項直」,這樣人體的經絡及腎氣才可得到調理,督脈得到疏通。

做法:兩手心掩耳,然後用兩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輕輕敲擊腦後枕骨,發出的聲音如同擊鼓。堅持每天睡前重複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

責任編輯:李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