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史上最大外企跑路潮 影響千萬人生計

人氣 11586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9月20日訊】日本松下公司日前突然宣布在8月底關閉位於北京的鋰離子電池工廠,這是該公司在兩年之內在大陸關閉的第三家工廠,有媒體表示大陸正發生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企跑路潮,這些外企的外遷造成大陸外貿斷崖式的崩塌並影響了數千萬人口的生計。

今年8月26日,松下公司突然宣布8月底關閉位於北京的鋰離子電池工廠。松下公司發言人表示,公司將與北京工廠的1300名工人結束合同。這是松下繼2012年底關閉上海等離子電視工廠和2015年1月底關閉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之後,在兩年多時間內關閉的第三家工廠。

據香港鳳凰財經9月19日消息,2015年,大陸的外資企業掀起了大規模的外遷潮。

8月8日,在中國僱傭員工達120萬人的富士康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正式簽訂了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在未來五年投資50億美元(約310億元人民幣)在該邦建設電子設備製造廠。此前的7月15日,富士康方面表示,公司將大規模擴大在印度的發展,計劃在2020年前在印度新建12座工廠,並最多僱傭100萬當地工人。

在此之前,服裝行業的優衣庫、無印良品、青山商事、利豐、東京STYLE、Honeys等正在大幅削減投向中國的訂單。除了小批量暫時留給中國外,大批量的訂單都發給東南亞、印度等地的代工商。

製鞋行業,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台灣寶成集團旗下裕元工業、東莞厚街規模最大的製鞋企業綠洲鞋業、中國女鞋最大製造商之一的華堅集團、在運動鞋製造行業地位僅次於寶成集團的賜昌鞋業等用工達數萬甚至十多萬的鞋企已經把大部分生產線搬到東南亞等地。廣州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創信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振昌稱:台灣製鞋業基本已轉移走,台商紛紛將鞋廠遷移到東南亞。一旦產業轉移,要回遷難度極大。

電子電器行業,韓國三星在越南投資百億美元的生產基地相繼投產,三星電子將80%的中國產能轉移到越南的計劃正加快實施。2015年,三星在中國的子公司或代工廠紛紛停產或裁員。

與富士康齊名的金仁寶集團也正在把蘇州、東莞的產能有計劃地撤離中國。2015年3月,集團旗下的公司泰金寶電子在中國新年前全面停產,在同一廠區的泰金寶光電(內部稱之CE)也將結業,並將相關的設備材料轉出到泰國、巴西、波蘭等國。

金仁寶集團旗下另一家集團金寶電子也傳出疑似將大陸產能轉移到泰國工廠的消息,據內部人士稱其光電部的設備已經搬離,明年7月將正式搬遷。更早時間,金仁寶集團旗下的仁寶電腦就開始把大陸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工廠。

國際著名企業微軟今年初宣布關閉位於北京及東莞的諾基亞手機工廠。關閉中國工廠後,部分設備被轉移到越南河內工廠;日本鐘錶企業西鐵城在今年中國新年前宣布清算解散在廣州的生產基地;夏普計劃在□木縣矢板市工廠和大阪府八尾市工廠分別生產更多機型的液晶電視和冰箱,推進回遷……

除了外資企業,一些大陸品牌華為、小米、聯想、TCL等企業也開始撤離中國。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今年3月透露,TCL今年將在巴西和印度建立自己的工業能力。而華為、聯想、小米、vivo、酷派等國產手機廠商早已先行進入印度建立了自己的生產線。

報導稱,之所以外資企業甚至大陸企業紛紛離開中國,主要原因有五:1、人工成本高漲,中國失去吸引外資的最大優勢;2、老一代工人基礎教育紮實,頗具忍耐與服從精神,新一代則迥然不同;3、罷工等經營風險越來越大;4、地緣政治風險加大、政治風波不斷;5、納稅優惠政策取消,吸引力進一步縮減。

大量外企離開中國直接對中國出口造成巨大打擊,僅以深圳富士康為例,2014年上半年,深圳富士康實現出口額95.28億美元,同比下降23.9%。而同期深圳市的進出口總額也出現下滑,同比下降32.2%,而富士康在四川、河南等地都建有工廠。其次,外資撤離和跑單影響大陸數千萬人口的生計。有大陸媒體報導稱,因為外資撤離、訂單減少,今年或有近千萬的農民工提前回家過年。#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何清漣:外資撤離已成大勢 北京為何矢口否認
投行在華慘淡經營又一年 外資撤離成趨勢
外資撤離 泰銖貶至3年低
英媒:一週22億美元外資撤離中國股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