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港人對政府施政表現感悲觀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潘在殊香港報導)政改方案遭否決後,梁振英政府宣稱要將重點放在民生經濟方面,讓社會重新走向和諧。但港大副校長風波、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和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的「去殖民化」,令社會爭端不停。有調查指,香港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市民對前景感悲觀。

團體「未來@香港」委託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在9月9日至13日,就公眾對香港前景的意見進行民意調查,最後完成1,030份問卷。

調查要求被訪者以0-10分對香港的12個方面在未來3-5年的發展做評估。

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整體香港前景平均評分為4.75分,最悲觀的3個項目為得3.66分的「減低社會撕裂」、3.98分的「特區政府施政表現」和3.56分的「縮小貧富差距」。

團體召集人、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調查顯示市民的不滿聲音越來越大。「狀況不是很樂觀。社會分開、撕裂的情況,在政改後幾個月沒有甚麼改善。」29歲以下至18歲的年青人組別,12項評分,11項給低分,遠遠多過其它組別的。李華明又說,年青人除政府施政沒有甚麼信心,對「一國兩制」的貫徹,也沒有甚麼信心,改變這種現狀是政府未來很重要的工作。調查同時發現,大多數給予0分的屬泛民主派及中間派,當中又以中間派較多。◇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江澤民其人》:50萬港人上街 江推責胡錦濤
40港人血鉛超標  兒童佔近七成
康宏:港人理財風險錯配 偏愛投機股票
梁振英會否連任王光亞支吾  港人逾半反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