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被悲觀預期熔斷的「熔斷機制」

人氣 437

【大紀元2016年01月11日訊】中國股市又創下一項紀錄,就是壽命最短的指數熔斷機制。

中共證監會於2016年第一週啟用熔斷機制,接著從週一開始,短短四天內就觸發了兩次熔斷,第四天股市更因出現大規模拋售而被迫在交易僅僅30分鐘後就收市。原本預期是要讓市場在下跌時可以「冷靜」的機制反而成了讓市場「跌跌不休」的幫兇,也迫使中共證監會在週四晚上宣布,立即沒有期限的「暫停」實施指數熔斷。

中國股市指數熔斷機制為什麼失敗得這麼徹底?最明顯的原因是下跌5%即暫停交易15分鐘,7%就全日停止交易的一級與二級觸發閥值設定太不合理。如果借鏡國外,美國紐約交易所的熔斷機制分成7%、13%、20%三級,同時前兩級的交易暫停15分鐘一天只限一次。日本的三級熔斷閥值設在8%、12%、16%,韓國則是8%、15%、20%。

事實上,海內外專家早已警告證監會,光從去年資料推估,就知道5%的閥值會被頻繁觸動,而5%到7%連續觸發的間距過小,更容易造成投資者因為擔心收市在即,不只無法「冷靜」,反而恐慌性拋售的反效果。既然不管從國外經驗、實情資料、常識推論都知道5%、7%觸發閥值的兩級熔斷機制悖理難行,中共證監會為何仍一意孤行,令人費解。

中共證監會所以在新年伊始就急於推動熔斷機制,顯然是因為擔心2015年中國股市暴漲暴跌的情形重演。無論如何,熔斷機制的設置本意是為了阻斷相當少見的恐慌性下跌(所以美、韓的全日交易熔斷閥值都設在十年難得一見的20%),而非作為平滑股市價格波動的工具。

要減低股市價格波動,治本的作為是讓市場信息透明、交易公平,若沒有這些條件,熔斷機制不只不能讓市場「冷靜」,反而會使得投資者在信息不透明、對交易公平缺少信心的情形下,將溶斷閥值視為拋售的重要信號。這也就是我們在2016年第一個交易週的「熔斷機制大躍進」中所看到的情形。

指數熔斷機制所以迅速失敗,還有一個基本原因,就是中國經濟陰雲密布,投資人悲觀情緒瀰漫,才會短短四天就兩次觸動熔斷機制。

中國經濟大幅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些機構甚至估計目前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只有4%。造成中國經濟疲軟的原因,包括過度依賴投資出口與信貸助推、產能過剩與消費不足,都是結構性的,而非一時景氣循環,惟有對政經結構進行真刀真槍的改革,特別是打破政治經濟上嚴重的專制壟斷,才能解決問題。

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共對所謂改革的推動步調緩慢,甚至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並且仍想依賴效果越來越小的貨幣政策來應對經濟趨緩。投資人對經濟基本面的信心不足,任何負面消息都容易引起市場緊張反應,「熔斷機制」也就被悲觀預期熔得一斷再斷了。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北京將延長大股東拋售禁令 安撫市場
【快訊】再次熔斷 A股今日交易15分鐘即收市
全球利空環伺 「避險天堂」黃金今年漲3%
中國股市再熔斷 全球股市連續第六天下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