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共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降幅為史上第三大

人氣 446

【大紀元2016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月18日,中共央行數據顯示,金融機構去年12月末人民幣外匯占款環比下降6,289.82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6萬億元。這是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歷史第三大降幅。外匯占款大幅下滑顯示投資者正在快速從中國抽離資金。

央行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末的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為歷史第三大降幅,僅次於去年9月末的下降7,613億元和8月末的下降7,238.36億元。這是在經歷10月份短暫回升之後,機構口徑外匯占款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自去年6月以來,中國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連續四個月下滑,10月份小幅回升129億元,11月再度下降2,212.68億元。

而15日的數據顯示,12月央行口徑人民幣外匯占款下降7,082億元,至24.85萬億元,創歷史最大降幅。

而央行公布的中國12月外匯儲備環比大降1,079億美元,同樣創史上最大降幅。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雙雙大降通常被看做是資本外流壓力的體現。12月人民幣匯率超預期大跌,離岸和在岸分別暴跌了1,441和955點,且兩者匯差擴大。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可能造成資本外流加速。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曾表示,匯率貶值與資本外流直接影響外匯占款,而外匯占款收縮直接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William‧Jackson在13日的報告中曾表示,在擔憂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情緒驅使下,投資者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從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抽離資金,拋售風險資產。

經該機構測算,中國12月單月便流出1,590億美元,而同期新興市場整體淨流出1,130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若剔除中國影響,實際上其餘新興市場國家四季度是呈現淨流入狀態。

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外儲超預期下降會令市場猜測央行後續干預匯率難以保持足夠的力度和節奏,因此可能不利於穩定匯率,資本外流壓力恐將持續。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健預計,1月外匯占款可能會繼續回落。

開年兩週,人民幣匯率累計貶值僅1.4%。有評論認為人民幣貶值預期更強了。

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此前也稱,外匯占款降幅創記錄顯示中國正面臨很大資本外流壓力。中國通過降准應對經濟放緩是更可行的方式,而降息可能增加資本外流風險。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顯現惡兆 5月份外匯占款暴降
趙邇珺:中共正加速佈局應對其垮臺
9月份中共央行外匯占款縮減
大陸1月份資金外流千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