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亂象橫生的中國證券市場

人氣 1187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1月19日訊】現在中國證券市場被搞得烏煙瘴氣、亂象橫生。上層有中國證監會的塌方式腐敗和監管瀆職,中層有各大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同證券業監管官員坑瀣一氣,製造人為的牛市或股災,下層有各類民間私募合作和現貨平台交易詐騙廣大投資者。

這些亂象背後都反映出中共從來都是口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中共的瀆職導致了證券業很多不良現象滋生與蔓延。我們普通投資者只有看清了這些亂象才會使自己少受損失,也只有我們自己才會保護好自己的利益,永遠不要相信中共口頭上的宣傳。

一、證監會的貪腐與瀆職

證監會作為中國證券業的行業監管部門,肩負著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但實際履職過程中證監會卻完全違背了其宗旨和職責。

2015年證監會被查的主要官員有:姚剛、張育軍、習龍生、李志玲、李量和劉書帆。這些本應是中國證券市場繁榮穩定守護者的官員,卻利用監管權力破壞了行業的法律法規和交易規則,他們使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造成巨大損害,正是他們直接導演了2015年6月至9月的罕見股災,尤其是副主席姚剛和主席助理張育軍,其貪腐、瀆職更是讓中國近一億的中小投資者徹底絕望。

不僅如此,本應該在股災中穩定市場的證監會官員還聯手各大國有券商的高層在一邊對外聲稱救市的同時一邊用盈利籌碼猛烈砸盤,企圖製造更大的股災。這就是我們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者的真實面目。

面對半年內經歷過2次股災的脆弱市場,證監會主席肖剛更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它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和創新政績,置廣大中小投資者切身利益於不顧,在沒有任何模擬交易數據支撐的前提下,僅憑藉自己拍腦袋就強行推出了熔斷機制,致使2016年新一輪慘烈的股災發生,僅10個交易日A股市值蒸發已超過10萬億。

綜上所述,中共或中共官員在自身利益和廣大百姓利益之間做選擇時,根本就不會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樣的中國證監會作為一個行業的主管部門,他們長期以來的貪腐和瀆職是對廣大投資者的直接犯罪,更是亂象橫生市場的始作俑者。

二、各種私募橫行騙取錢財

根據《證券法》任何單位或個人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必須取得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許可,但現在中國到處都是有償薦股的騷擾電話或網上薦股平台,其中絕大多數未取得行業的行政許可或是盜用其它單位的合法資質。證監會對此現象不聞不問,任由這種亂象氾濫,任由這些人欺騙廣大中小投資者。

據我們瞭解,絕大多數打著某某私募基金旗號四處招搖撞騙的公司是不具有基金管理人資格的,它們很多是沒有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行政許可,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分析師和操盤手基本的證券從業資格都不具備。

通常這些公司自稱某某頂級私募,能精確把握買賣點,能在幾天內送客戶一支體驗股票,讓客戶感受一下在高手的指導下賺快錢的痛快。在感受期結束時,這些公司都會勸投資者成為他們的各級會員並交納數額不等的會費。當投資者繳納會費推薦的股票仍虧損的時候,他們就誘導投資者繳納更多的會費升級成為更高的會員。如果投資者在短期內賺了錢他們也會以各種藉口誘導投資者對會員進行升級。

這類公司之所以能屢屢得手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他們推薦的股票一般是市場上最熱門的股票或龍頭股,這類股票不管是否主力在出貨,但短期內它漲勢迅猛,所以他們推薦此類的股票成功率較高,如果操作不達預期他們設有止損點。第二,他們是利用了散戶對私募基金或操盤手的神秘感,這種神秘感使得散戶對私募或操盤手產生了依賴心理。第三,他們是利用了廣大中小投資者賺快錢的貪婪心理。第四,這類公司能指導散戶操作的比較成功是因為資金不是他們自己的,所以指導別人操作時心態較好。

說到底中國證券市場從來都是一個牛短熊長的市場,各類機構、各類基金常年被套也是一種業內常態,比如2015年6月股災以來中共2萬億救市資金仍處於浮虧狀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那些自稱私募基金的公司如果帶領客戶或自己長期在市場裡頻繁交易,我們完全相信他們都是經常虧損的,如果他們真能賺大錢就只能有一個原因,這就是涉嫌內幕交易。中國私募一哥徐翔是這類的最好代表。

目前中共對此經濟詐騙現象偶爾打擊一下,更多的時候就是放任不管,這就是它們保護中小投資者最真實態度的展現之一。

三、數不清的現貨交易平台

與私募橫行相輔相成的就是數不清的現貨交易平台。目前各類現貨交易平台的標的物品有黃金、白銀等稀有金屬,還有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是凡期貨市場上有的品種,現貨交易平台就有與其對應的品種。據我們瞭解,國內現貨交易平台絕大多數都是變相的期貨平台,而且多數都是私人平台,跟P2P融資平台很類似。

現貨交易平台實質就是期貨交易平台的再次包裝,各類平台公司利用自己購買的平台軟件進行行情實時傳遞、交易以達到同客戶對賭(它們自稱風控)的目的。很多投資者經常發現當做對方向盈利的時候想平倉但因為網絡或技術原因不能及時平倉,這就是這些平台公司風控的結果。投資者如果抱有僥倖參與了這類現貨平台交易,其結果必然是十賭十輸。

現貨交易平台能在中國大肆橫行,這與證監會不作為有相當大的關係。證監會作為全國期貨行業的主管部門,面對變相的期貨交易平台不聞不問,置身事外,使得很多因股票行情長期低迷而轉去炒現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這就是中共保護中小投資者最真實態度的展現之二。

四、有償的財經新聞和無良的專家

有償的財經新聞在中國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各類機構要拉高股票需要造勢時他們會僱傭槍手在財經媒體上造勢,各路資金需要高位跑路的時候更會僱傭財經記者在媒體發佈專題報導來宣傳。因中國中小投資者十分的不專業,很多投資者把財經媒體報導視為真理,所以經常不加判斷的偏聽偏信這些媒體鼓吹的消息,其結果必然是長期遭受損失。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21世紀網涉新聞敲詐,21世紀網通過公關公司招攬介紹和業內新聞記者物色篩選等方式,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重組」「轉型」等題材的上市公司作為「目標」對象。對於願意「合作」的企業,在收取高額費用後,通過誇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正面報導」;對不與之合作的企業,在21世紀網等平台發佈負面報導,以此要挾企業,最終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

在證券領域很多知名人士為了賺錢真是毫無良知與底線,不少的股評或證券投資顧問收取了相關資金的好處費,昧著良心推薦正在出貨的股票,甚至鼓吹股票會創新高,從而使得很多投資者損失慘重。有些財經記者和證券分析師受相關資金的委託,撰寫相關上市公司的專題報告,目的是通過這類報告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判斷以達到相關資金的預定目的。

例如,2015年12月12日,《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在山西省太原市演講遭遇部分投資者的圍攻。此前在一些場合受到宋鴻兵的「指引」,投資者購買了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推出的理財產品「日金寶」,後因泛亞發生兌付危機使得這些投資人血本無歸。在宋被圍攻的同一天,經濟學家郎咸平也被上海大媽高喊「郎咸平詐騙」。

面對行業的種種侵害投資者的現象發生,中共從來都是一言不發,沒有絲毫要加強監管的跡象,因為中共它們根本就不看重普通投資者的利益。

五、傷不起的股票型基金

購買理財是大多數中國中產階層常用的理財方式,但有些理財產品我們不清楚它的投資類型,我們就不要去購買,因為風險非常高,股票型基金就是其中的一種。通常股票型基金直接投資股票的資產超過了基金發行總額的80%,因為中國股市從來都是牛短熊長,所以此類基金長期浮虧也是一種常態。如果遇到基金管理公司中飽私囊,主動利用基民的資金幫助其它資金或私募高位接盤,持有它的基金持有人就更加悲劇。例如st有色在2007年至2009年2月一直是個人投資者佔據了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席位,此時股價3至8元,到了2010年9月很多基金就開始出現在十大流通股東里面了,此時股價32元左右。

市場上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曾風靡一時,至今該基金淨值也非常高。很多人業外人士都稱王亞偉是中國公募基金一哥。其實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證券市場真正的一哥一直都是中共,如果證監會對王亞偉進行立案偵查同樣會出現私募一哥徐翔的問題,因為是很多只華夏系的其它基金成就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的一枝獨秀。

分級B基金是一個高槓桿的基金,因為它非常便宜,所以很多投資者紛紛買入。2015年6月至今發生的三次股災使得分級B基金的持有人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幾天內虧損5成以上是一個常見現象。所以面對陌生的交易品種,投資者必須保持一份慎重,否則最後受傷的永遠都是我們自己。

只有廣大的中小投資者看清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種種亂象之後,我們才能成功避開各類投資詐騙和投資陷阱,進行理智的投資決策,使自己少遭受損失。從另一個角度上講,當前亂象橫生的中國證券市場就是中共故意放任和瀆職的結果。2015年6月以來的三次股災給廣大中小投資者造成了巨額的財產損失,所以我們今後要管好自己的口袋,不要隨便相信中共能給予我們任何恩賜。無數的事實證明中共能給予我們中小投資者的永遠都是一次次的傷害。

責任編輯:方凡

相關新聞
中國證券創五年新低  宏源巨虧5.8億
南方證券被關 中國證券業面臨破產
中國證券商低估財務損失達十倍
外電報導中國證券市場面臨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