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習當局對朝政策或變 中辦收集智庫意見

人氣 8362

【大紀元2016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凡綜合報導)韓媒日前稱,習近平當局正對朝政策做出轉變,令中央辦公廳收集智庫等學術界的意見。此前,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後表示,中美同意安理會推「強硬」決議譴責朝鮮。今年初,習當局強硬回應朝鮮核試驗,引外界關注。

韓媒:習當局對朝政策有變

韓國《中央日報》1月27日報導,韓國外交部當局人士25日針對朝鮮第四輪核試驗之後針對中方的行動向記者們評論稱,「行動速度太慢了」。韓國國內的中國問題專家們解釋稱,這是因為中方對待朝鮮的態度極為複雜。

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表示,習近平當政後,中國在對朝政策上的輿論維度變得更寬了,學術界等領域的聲音逐漸反映到政策決策中去,因而導致決策時間變長的現象。

另有專家指,習近平當政後外交框架的變化也是一大原因。亞洲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長金興圭表示「不同於胡錦濤主席時期將中國定位於『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並著重『維持現狀』的方針,現在的中國正嘗試以『強國』身份對待朝核問題,設法在韓半島政策上做出轉變」。

金興圭表示,在此過程中,中共外交部正直接收集智庫等學術界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等部門負責收集相關意見。

報導稱,問題在於,中國學術界看待朝鮮的視角非常多樣化。李熙玉表示,「多個不同的學術集團似乎正圍繞對朝政策的方向展開競爭」,學術界的看法大致分為以下四種。一是,主張應該強化對朝制裁的強硬派,他們主張應該完全中斷對朝貿易。二是,主張對朝政策沒有失敗的「維持現狀派」。三是,主張在對朝進行有限度制裁的同時不能失去中國特有彈性的中庸派,等等。

報導稱,強硬派的代表人物有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等。張璉瑰從1989年開始在中央黨校擔任教授,是朝鮮問題專家。他在1月8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朝鮮作為緩衝地帶的戰略價值已經遠不如從前,必須採取明確措施,使朝鮮認識到國際社會的堅定決心」。

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任國家副主席期間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其黨校舊部近年來頻頻替習發聲;多人獲重用。

中美同意安理會推「強硬」決議譴責朝鮮

1月26日晚,美國國務卿克里到達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訪華之旅。1月27日,習近平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中共外交部長王毅與克里舉行會談並共同會見記者時,就朝鮮半島核問題闡述中方立場。

據BBC中文網報導,克里在與王毅會面時稱,朝鮮的核野心「是對世界的一個威脅」,並呼籲新的制裁。克里在與王毅會晤後表示,美中雙方都同意需要一個措辭「強硬」的聯合國新決議對付朝鮮。

王毅表示,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中方立場是三個堅持,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對於朝鮮違反安理會決議再次進行核試驗,衝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中方當然要表示反對。中方同意安理會採取進一步措施,通過一份新的決議。

但王毅表示中方不會支持任何制裁措施。

習當局強硬回應朝鮮核試驗

北京時間1月6日中午,朝鮮聲稱成功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習近平當局迅即發表《快評:朝鮮氫彈試驗與無核化目標背道而馳》。隨後,外交部聲明稱,中方對朝鮮核試驗「表示堅決反對」;這次朝鮮核試驗,中方事先一無所知;將向朝方嚴正交涉和傳喚朝鮮大使。

親習陣營媒體也迅即發文稱,「是不是氫彈真的很重要嗎?別忘了朝鮮根本就不該擁核!」「朝鮮核爆試驗肆無忌憚」,「朝鮮如何才能停止一意孤行?」

朝鮮金家政權一直受中共江澤民派系的操控,江派常委張德江、劉雲山、張高麗、曾慶紅、周永康等人與朝鮮金家政權交往密切。

習近平上任之後,開始與朝鮮保持距離。朝鮮文工團北京演出事件背後隱現劉雲山做局捆綁習近平。朝鮮文工團演出被緊急取消;以及此次朝鮮氫彈試驗後,習當局的迅速強硬表態,將中共高層的分裂以及習近平與朝鮮政權的真實關係公開化。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朝鮮樂團演出取消 中朝被曝系列緊急動作
夏小強:揭秘朝鮮四次核爆的內幕
中國一週大事解讀:打虎江曾 習回擊核恐嚇
韓專家:若北京斷油一週 朝鮮便陷入大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