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中國股市的實質與人造牛市

人氣 1737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1月04日訊】

前言

中國股市,一個讓無數中國人愛恨交織的市場,它演繹了一個財富暴增的奇蹟,也帶來了巨額虧損後的慘痛。根據2015年12月末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自然人A股期末投資者數(非開戶人數)達到9,891.17萬,按一個家庭僅一個人炒股估算,中國目前有近1億家庭在從事股票投資,股票市場的起伏影響到近3億普通中國人,如果加上各類證券從業者、證券中介機構、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中國股市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影響就非常的廣泛而深刻。

中國股市經歷了2015年6月份以來的斷崖式暴跌,股災中很多私募清盤、很多機構浮虧巨大,很多個人投資者傷痕纍纍,有甚者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即使到了7月份國家投入數萬億資金出重拳救市,但股指依然被某些勢力砸盤至2850.71點。中國股市博弈之慘烈,複雜度超乎想像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筆者早就淡出股市,股市起伏帶動不了筆者,但看到廣大的中小投資虧損纍纍,有甚者以生命來抗爭,出於悲憫與善意,筆者決定陸續把中國股市的很多業內秘密公開,希望更多的個人投資者能認清中共證券市場的實質,能及時規避系統風險或徹底離開這個市場。如果能這樣很多個人投資者獲得的絕不僅僅是財富上的穩定增值,每個人將得到生命中永恆的幸福。

一、中國證券市場設立的根本目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拉開了中國證券交易的序幕。中國證券市場的成立其根本動機就是中共政府為方便自己融資而成立的,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推進的必然結果。

中共政府設立中國證券市場有五大根本目的。第一,為各類企業特別是國企融資提供渠道;第二,形成一個行業拓展稅源和解決一部份人就業問題;第三,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鎖定各類社會游資;第四,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一個風險轉嫁的場所;第五,為證券持有者提供一個享受經濟權益和資本利得的機會。

綜上所述,中共政府設立證券市場的第一目的就是方便自己融資,主要為國企和國企改革服務,個人投資者的利益永遠都是放在最後的。所以個人投資者務必時刻牢記證券市場永遠都是為中共自身利益服務的,只有你個人的利益同中共的利益一致時,你才有很大機會從證券市場上獲取不菲的收益。

二、融資是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

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募集資金,對於投資者來說其實就是一種高風險活動,這比自己拿著真金白銀去創業的風險還大,因為你把資金交給了你根本都沒見過面的人來管理,從此你資金的命運將被這些人所掌控。好在證券市場上的股票你能夠隨時交易,這種風險你又可以通過交易本身來實現轉嫁。正因如此證券市場就變得非常複雜,絕非不具備證券專業知識的一般投資者所能參與,如果超出自己認知能力強行參與證券交易,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賭博,而且九成以上的概率都是賠錢。

據統計,2014年IPO募資規模近670億元,再融資6778億元。2015年IPO直接融資約1500億元,再融資超7200億元。2016年註冊制的實行IPO募資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再融資超8000億元。所以中國證券市場募集資金是其永恆不變的主題,這也是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作用。從募集資金的來源主要分為各類銀行理財、保險資金、境內外證券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如果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比較樂觀,管理層對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就不太重視,通常中國證券市場就會比較低迷,最好的例子就是2001年至2005年中國GDP每年都在高速增長,這期間中國股市卻經歷了大熊市,讓鼓吹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的經濟學家大跌眼鏡。其實中國股市實際表現和經濟理論反差很大的現象還很多,這主要是資金和經濟學家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

三、證券市場能創造稅收和就業

中共除了把證券市場當成自己的提款機外,它們還把證券市場培育成了一個穩定的稅源,2015年證券交易印花稅約2,500億左右,占國家稅收收入的3%。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15年三季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124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6.71萬億元,淨資產為1.35萬億元,淨資本為1.16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2.32萬億元,托管證券市值27.10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為10.97萬億元。124家證券公司總資產占2014年中國全年GDP的10%,托管證券市值27.10萬億元占2014年中國全年GDP的42.58%。

證券行業、證券服務業直接和間接從業人數更是上千萬人,加上數萬億以上市公司股權為質押擔保物的質押貸款,中國證券業徹底綁架了中國的傳統銀行業,這也是本次股災政府必須出手干預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目前中國證券業對當今中國經濟有著深刻的影響,隨著證券化率的逐步提升,這種影響將繼續加強。

四、證券市場能套住熱錢

中外股市多項統計表明,股票交易通常是:10人中有1人贏,2人平,7人虧。對於少數贏家和打平的人來說,他們的資金相對來說是活的,可以隨時取出,而對於多數浮虧的人來說,資金就是死的,因為他們資金被股票套住了,如果立刻變現就意味著真正的損失,所以被套住的資金通常會被迫做中長期投資。

從中共的角度上來看,這種浮虧有利於其管理各類社會游資,有利於防止游資炒作其它社會商品物價。股票總會長時間的套人是一種特有的規律,這也是個人投資者的一門必修課。如果一個投資者能從怕被套到主動買套,這是一個心態成熟的明顯標誌。

五、證券市場能轉嫁風險

證券市場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一個風險轉嫁的場所。從國家層面上講,如果一個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退市,最終損失的是廣大中小投資者,國家並沒有遭受任何損失,它該收取的稅費一分都不會少,所以國家把經濟發展的風險轉嫁到股市了。

從二級市場層面講,股市每年都有不少上漲機會,但套牢的總比盈利的多,這說明股市既是一個高收益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場所。儘管每個投資者都聰明的認為自己能把握機會,可以順利的把風險轉嫁給別人,不會接最後一棒,但殘酷的現實經常發生在自己身上。在股市中我們其實真應該把自己當成少數派,永遠站在少數人這邊,一定不要迷信專家、股評,財評,因為這些人大部份的良知都被金錢埋沒了。現實利益促使他們總會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團說話,所以這些人就是中國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天敵,常常坑害廣大中小投資者。

六、專業化是在證券市場穩定獲利的前提

就像彩票媒體經常宣傳某人又中幾億彩票一樣,財經媒體也經常渲染股票成功人士。他們的宣傳其實就是鼓舞士氣,雖然他們深深知道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

客觀上講,中國股票市場還是能讓極少部份人在沒有任何內幕的情況下賺大錢的。筆者身邊就有的幾個朋友,沒有內幕交易、沒有任何額外信息,就憑藉其一套成熟的證券投資分析專業化知識和良好的投資心態,成功實現了從散戶到大戶的華麗轉身。但他們的付出和專業化程度,讓很多公募基金經理汗顏。如果普通個人投資者想從股票市場賺大錢,大可問問自己的專業化程度能否超過一般基金經理?!

七、中國每次大牛市都是人造的

在中國股市開市25年裡,確實出現過幾輪大牛市,很多專家、分析師、財評和股評對幾輪大牛市都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沒有談到這背後的實質問題。其實每輪大牛市的背後都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全是人造的。當然人造大牛市的前提都是貨幣超發、經濟低迷和改革需要。

本人清楚的記得2001年至20005年中國GDP每年都出現高增長,但是股市表現卻讓很多業內人士看不懂,根據證券投資分析理論,股市是國民經濟活動的晴雨表,中國當時GDP每年高速增長,按道理股市會有大牛市,但事實卻是一個大熊市。因為這期間國家經濟形勢一路向好,管理層根本就不需要股市發揮它的融資功能給國企和民企輸血,所以股市即使低迷管理層也不主動出手干預。但到了2005年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國家為了確保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出實施,人為的造就了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的人造大牛市。這期間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卻每況愈下,但股市卻熱火朝天。

2014年7月以來的大牛市同樣也是個人造牛市,它的目的是為順利推出註冊制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而2014年至今全球經濟形勢都不好,大宗商品價格一路暴跌,中國PMI指數更是多個月低於50%。

所以說,中國每個大牛市都是一個人造牛市,它不會遵循一般的經濟理論。當你個人的利益與中共利益一致時,你才能輕鬆騎上這匹股市瘋牛,當你的利益同中共利益不相符合時,你永遠都是股票市場上經常虧損的對象。這就是中國股市的實質與人造大牛市的由來。

目前只要註冊制沒有正式推出以前中國股票市場依然會相對平穩,也有很大概率出現中共官方所說的慢牛走勢。因為畢竟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和上海澤熙投資的徐翔等眾多證券業重量級人物都進去了,這群人是股災的始作俑者,剩下的蝦兵蟹將絕不敢輕易擾亂證券金融市場,同當前中共最權力叫板。

但是如果今年註冊制順利落地實施,中國股票市場或開啟又一輪慘烈的價值回歸之路。畢竟現在除了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16.51還算正常之外,深圳A股平均市盈率45.8、中小板平均市盈率57、創業板平均市盈率91.5,這些奇高的市盈率透支了中國股票的未來,很多信息技術、科技類股都有嚴重的泡沫。

因為當前2015年年報相繼公佈市場又有高轉送可以炒作,所以這類股新年後暫時還會繼續漲,但是風險已經非常大,註冊制順利實施後的股災很可能將如同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的股災一樣慘烈。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B股斷崖式暴跌 原因何在?
2015中國股市流行語
中國股市歲末下跌 經歷動盪一年
【財經話題】2016難解的三大懸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