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2016難解的三大懸念

人氣 634

【大紀元2016年01月04日訊】2008年金融危機迄今7年多時間裡,美股大漲近2倍,美國失業率由高峰的10%降至目前的5%,代表美國2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指數也在3年內上漲約3成,美聯儲上月啟動升息循環似乎無可厚非。

但環顧全球,其他先進國家和幾乎所有新興國家的經濟情勢仍然嗷嗷待哺,無法斷掉貨幣寬鬆的奶嘴,於是此一「政策落差」便造成了美元指數自2014年5月至今飆漲超過2成,歐元和日圓成為弱勢貨幣,新興國家貨幣輪貶,長期掛勾美元的人民幣也搖搖欲墜的奇特現象。

美元獨強的缺點太多了,除導致包含原油在內商品行情幾乎全面重挫,進一步衝擊新興國家經濟之外,以美元發債的債務違約風險正在攀高,美國頁岩油企業和全球商品大貿易商的營運模式也都岌岌可危。

太強勁的美元同時侵蝕美國跨國企業的毛利,造成投資卻步和美國製造業PMI採購指數創下6年最低的窘境。2016年美元若持續獨強,上述負面因素將持續發威,美國經濟恐將難獨善其身,全球經濟衰退或為期不遠。

第二個讓全球經濟惴惴不安的因素是油價的跌跌不休,這個「穀賤傷農」的效應正在摧殘產油國的財政支出和消費,也讓產油國為了化解國內的燃眉之急,陸續將其主權基金的資金抽出全球金融市場。

長期低油價首當其衝的是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岩油和英國北海油田這兩大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心腹大患,而美國和英國恰巧都是目前全球最有升息條件的國家,這個情勢是否因油價下跌太低太久而破滅值得觀察。

近期美股似乎已開始與油價漲跌連動,顯示油價後勢正牽動著投資人的敏感神經,如同美元牽動著商品行情報價一樣,讓投機者炒作的空間加大和長線投資人退場觀望。

第三個懸念是全球主權債務的不斷膨脹。其中美國負債約18.6萬億美元,約佔GDP的107%,每年須償還的利息達5,374億美元。其他如日本的債務GDP占比達200%,超過希臘的174%也讓人咋舌,意大利也高達132%,就連遵循財政紀律的德國也有76%的水準。

更高的國家債務意味著央行更無力拉高利率,否則不斷膨脹的利息將吃掉大量的政府財政盈餘,形成必須以債養債而堆高債務的惡性循環。

美國去年12月升息被解讀為美聯儲對外釋出經濟正向發展的訊號,但升息1%卻意味著美國政府要多付1,860億美元的利息,除非美國新增的稅收足以償還增加的利息,否則美國這次的「升息循環」無異於拿石頭砸腳的「財政自殺」行為。

以目前全球經濟局勢來看,升息是逆勢而為,長期負利率或許較能化解此一主權債務危機。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美商業原油存量意外增加 油價下跌
汽油太便宜 美國改善氣候計畫恐泡湯
2015年美股的輸家和贏家
悉尼E10汽油價格每升跌破1澳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