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日益增多的債務令人不安

人氣 1576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日前,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半年度會議的各國財政官員及央行人士,對中國日益增多的債務表達了不安。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0日報導,在華盛頓參加IMF和世界銀行半年度會議的財政官員及央行人士對於中國信貸快速增長、鋼鐵和金屬行業產能過剩以及房地產泡沫膨脹普遍表達了擔憂。

官員和央行人士表示,中國日益增多的債務以及步伐遲滯的經濟改革是英國脫歐和歐洲銀行業之外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認為,隨著中美兩國在早前就中共匯率問題上的爭議有所彌合,過度生產和過度建設的問題可能會成為美國對中共意見最大的地方。

盧上週曾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表示,他談論的是鋼鐵、鋁、房地產,在並非市場力量推動投資、失敗投資不允許破產時,資源分配的方式最終會抑制未來的經濟增長。

中共巨量的信貸則吸引了IMF的目光,IMF表示,金融危機時期,中國信貸增長偏離長期趨勢的程度從零暴升至27%。去年,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達到286%。

IMF貨幣和資本市場部副主任達特爾斯(Peter Dattels)認為,中共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尤其要抑制信貸過度增長,降低信貸產品的不透明度,並確保銀行間融資結構穩健。

IMF亞太區副主任羅德拉烏爾(Markus Rodlauer)上週曾表示,中共越來越複雜和不透明的影子銀行系統很不穩定,影子銀行不僅涉及資產面,更涉及融資面,當中有許多融資安排都是短期融資;雖然目前的規模尚在可控範圍之內,但發展趨勢很危險,必須加以限制。

中國債務增長太快比債務本身更危險

9月8日,《紐約時報》中文網刊登了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的文章,希林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崩潰有超過25年的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與總體債務規模相比,債務增速是決定一個國家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的更重要因素。而中國的債務增速比他眼中預示著可能發生危機的閾值高出不少。

據中國觀察網7月26日的消息顯示,過去18個月,中國債券總規模增長超過了50%,達到57萬億元人民幣(約8.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80%左右。

中國2015年的債務總額達到26.6萬億美元,大約是10年前的五倍,是中國經濟總量的2.5倍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總債務上升到創記錄的水平,達到GDP的237%,遠遠高於其它新興市場。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新興市場主管Ruchir Sharm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的5年至7年,中國的債務增長規模史無前例。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從未出現過中國這樣的負債與經濟增長比率。」

國際投行高盛日前表示,經過測算,中共的債務遠遠高於其所公開的數目而且在不斷上漲,至2019年,其債務總額將達到GDP的400%。

在傳統的經濟學中認為,快速增長的債務最終會導致經濟危機。#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德銀:中國債務比美國次貸危機更嚴重
澳儲銀助理行長升級中國債務警告 澳元再跌破50美分?
中國債務太龐大 不良貸款恐引發金融風險
為何中國債務堆砌仍然無法刺激增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