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刊登「習近平的文學情緣」 文章有三大異常

人氣 12201

【大紀元2016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近日,大陸媒體發表習近平的自述文章《我的文學情緣》,講述習近平熟讀文學經典的往事,首先提到的是從小受《岳飛傳》的影響。

習近平的文學情緣

10月13日,「學習小組」微信公號刊文《習近平自述:我的文學情緣》,文章以第一人稱講述習近平成長過程中熟讀古今中外文學經典的往事以及他的感受。

文章從習近平五六歲的時候談起。習近平說,那時,母親帶他去新華書店買《岳飛傳》小人書,買回家後,母親就給他講過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報國」四個字。

習近平還表示,他從小就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儒家思想的影響。上山下鄉的時候,年僅15歲,當時,除了勞動之外,一個主要的事情就是到處找書、看書。

他說:「那時,我居然在鄉村教師那兒也發現很多好書,像《紅與黑》《戰爭與和平》,還有一些古時候的課本,比如清代課本、明代課本等。毫不誇張地說,當時的文學經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現在脫口而出的都是那時讀到的東西。」

「文革」時,有一次搬家,習近平利用搬書的機會天天翻看「三言」(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來」。

習近平還談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對狂風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鯊魚的描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體驗一下當年海明威寫下那些故事時的精神世界和實地氛圍曾兩次踏訪海明威的寫作之地。

在談到法國文學時,習近平表示:「我青年時代就對法國文化抱有濃厚興趣,法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深深吸引著我。」

此外,文章中提到的古今中外名著還有:俄羅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當代英雄》、《戰爭與和平》、《復活》,德國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美國的《老人與海》、《海狼》、《荒野的呼喚》、《熱愛生命》,法國的《紅與黑》、《悲慘世界》、《人間喜劇》、《九三年》等等。

文章中的三大異常之處

7000餘字的文章在講述習近平的文學情緣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三大異常之處。

第一,此篇文章不是由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首發,而是由習近平的新媒體首發。

第二,習近平在談到法國文學時提到:「最讓我震撼的是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九三年》都是以大革命為背景的。我看《悲慘世界》,讀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讓那一刻,確實感到震撼。偉大的作品,就是有這樣一種爆發性的震撼力量,這就是文以載道。」

第三,習近平自述敬仰岳飛,同時批評時下的弊端。

對於時下,習近平批評當今的文藝創作存在一種「羊群效應」,所有地方都搞徵婚節目,大同小異,江郎才盡。在談到建築物時,他稱中國建築就要長「中國臉」,絕不能搞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築。他批評說,「現在,一些地方不重視城市特色風貌塑造,很多建設行為表現出對歷史文化的無知和輕蔑,做了不少割斷歷史文脈的蠢事。」

此前,大陸媒體曾發表以「解碼習近平的傳統文化情結」為題的文章,強調習近平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文章說,習近平上台以來,中華傳統文化給習提供了「思想營養」,形成了「中國氣派的治國理政風格」。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西人熱衷中國傳統武術 景仰中國傳統文化
九大事件表明習近平要與江澤民決戰
六中全會 習近平換屆部署的關鍵一步
G20峰會 習近平透露的十九大常委信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