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之變:老人增4000萬 勞動力減1500萬

人氣 1336

【大紀元2016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近年,大陸社會老齡化加劇、人口紅利下降。據官方消息,過去5年間,中國人口老人增加4,000萬,勞動力減少1,500萬。

據中金在線10月6日報導,大陸人口紅利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各個學界關注的問題。一方面,人口總量增速開始下行,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下降至5%以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另一方面,勞動力人口占比也出現拐頭。

從2015年開始,25-34歲和35-44歲人群占比下滑斜率將逐步加大,從大趨勢來看,人口紅利的下降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話題。

據新浪財經5月19日報導,中國主流年齡人群為1962-1976年出生的這一批,隨後出生率斷崖式下降,到1995年綜合生育率降到1.87%的低點,人口增長率降到1%以下。

2014年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只有1.67,大大低於國際公認維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2.1的水平。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超乎尋常的下降和如此之低,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造成嚴重的社會老齡化、男女性別比失調等問題。

15-59歲、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2016年第一次出現下降,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考慮到中國勞動力60歲退休制度,2012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下降,標誌著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消失。

中國過去30多年的高增長受益於人口紅利,「十三五」期間中國處於人口紅利消失的階段,對經濟增長有拖累作用。

4月20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公報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與2010年相比,五年間增長人數超4,000萬;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更是從2010年的8.87%增至10.47%。中國老齡化速度正在加快。

另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力人口正在減少。同2010年相比,15-59歲人口比重下降2.81%,為9.25億。

據中共統計局此前數據,中國人口結構自2011年已開始出現轉折,2012年勞動力人口占比首次出現絕對下降,人口紅利開始消失。2014年勞動年齡人口再減少371萬,65歲以上老年人已占總人口1/10。

大陸《每經網》去年5月報導,從長週期看,樓市(特別是房價增速)的最強影響因素是人口結構,而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經開始變化,這個變化將帶來房價真正意義上的大變動,房價將以下跌告終。

《方正證券》去年消息,用人口紅利來看房地產很直觀:「未來勞動人口逐漸變少,能買房子的人變少,需要買房子的人也變少,所以房地產必然下跌!」

據金羊網去年2月8日報導,方正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之後,大陸20-64歲勞動力開始負增長,中國「人口拐點」來到。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研究顧問蘇劍教授認為,勞動力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在「人口拐點」到來前後,經濟危機如影隨形,首當其衝是對房地產的衝擊。

報導稱,一直以來,「樓市拐點」就像「狼來了」喊了很多年,但這一次樓市的「難題」不是政策、資金能解決的,是樓市賴以生存的、最根本的需求即「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這將會在樓市中掀起驚濤駭浪,這道「驚天大考」沒有開發商能夠逃避。

報導稱,在人口經濟學現象中,「人口拐點」到來往往與經濟衰退對應,也常與樓市崩盤有密切關聯。如日本在1992年人口結構出現拐點之後,房地產泡沫破裂。

多位人口學者也多次警告,中國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扭曲,並將給中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影響。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2015年人口拐點來到 大陸樓市形勢嚴峻
中國房價出現大跌信號:人口紅利見頂
大陸六個知名專家警示中國經濟重大風險
厲以寧演講列舉中國經濟面臨十大尖銳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