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用不完的藉口

作者:青松

每當又搬出藉口的時候,有多少是站得住腳的?有多少是掩飾內心的?如若卸去藉口的偽裝,是不是會更好?(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56
【字號】    
   標籤: tags: , ,

週末帶孩子去一個小島上玩,島離岸邊不遠,有木頭橋連著。小橋設計得雅致,曲曲折折,中間還建了多處觀景平臺,很受遊人喜愛。

看著孩子穿得漂漂亮亮,沿著小橋蹦蹦跳跳,總忍不住感慨:人一生中最天真爛漫的便是童年了。感慨完,很自然地拿出手機給孩子拍照。父母給孩子拍照,自然得像喝水吃飯一樣普通,但不同的父母好像也有不同的風格。

離我們不遠處還有另一家人在玩,夫妻倆帶著小女兒,三歲左右的樣子。我無意中聽到他們的對話。媽媽提出要給孩子拍照,但是爸爸反對,好像說孩子今天的頭髮打理得不夠整齊,等下次再拍。

媽媽提的建議很平常,爸爸的反應也沒啥問題,想讓孩子的形象更好點兒嘛。但是,聽了爸爸的話,媽媽好像很惱火,不顧旁邊有外人,提高了聲調,說:每次都這樣,等下次、等下次,那等我們家月月十歲了,還沒拍過照呢……

見他們夫妻爭論起來,我們便悄悄離開了,給他們多些空間去交流吧。不過,根據那位媽媽的反應,丈夫絕對不是第一次拿藉口推脫,在給孩子拍照的問題上不是多積極。也許對他而言,拍照不算什麼事兒,早拍晚拍都一樣,但一次次的推脫在妻子那裏明顯是藉口。

藉口是個很奇妙的東西,用不完,只要不想做某件事,永遠都有藉口。有些藉口,我們用來搪塞別人;有些藉口,我們用來寬慰自己。有時候,找藉口都變成自然,連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那只是我們不想做某件事的托詞而已。

也許生活中許多事就像那對夫妻的爭吵,讓人惱的不是是否能做成一件事,而是對待這件事的態度。若如因為外因,實在無能為力,我想多數人都會體諒。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內心不情願,一次次地拿出藉口來,就很容易讓人反感了。所以,人應當多反思自我,每當又搬出藉口的時候,都要想想,有多少是站得住腳的?有多少是掩飾內心的?如若卸去藉口的偽裝,坦誠地用心與心交流,是不是會更好?@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幾年,我發現學生總是厭倦在「紀律與模仿」中蹲點,寫詩的不讀好詩;寫小說的,人物可以不需要任何鋪陳就擁有飛翔的能力。
  • 你希望父母能給予溫暖的關愛,卻又擺出冷漠的姿態;你希望朋友能知道自己的煩惱,卻不肯透露內心的憂傷;你希望對方能緊緊擁抱,卻又故意轉身離開。於是,從渴望親近到害怕受傷,從害怕受傷到偽裝堅強,最後只能表裡不一、口是心非。
  • 在遇到困難時,人們往往會給自己種種藉口,承認自己不行,藉此逃避現實。然而,當我們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製作的殘奧宣傳影片中看到,缺手缺腳或失明的多位「超人」組成樂團,進行一場完美的演出,我們似乎再也沒有藉口在面對挑戰時說「不」。
  • 如果他真心喜歡妳,就算妳不留下聯絡方式,他也會動用一切力量找到妳;如果他真心喜歡妳,就算工作忙到昏天暗地,但他一定會抽出時間陪妳;如果他真心喜歡妳,不用關心他有沒有女友,他就會主動問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男友;如果他真心喜歡妳就不會忘記,如果忘記就表示她不在意妳傷心;如果男人真心喜歡妳,儘管妳不猜不想不費心,他也會主動靠近,讓妳感受得到他的心意。
  • 在中國大陸,人們經常會看到俊男美女在直播,還有一些是在學生宿舍中開啟直播模式,有人因此走紅,成為網絡名人。但最近一位年輕網絡名人以親身經歷告誡其他女性勿當網紅,因為「這條路又亂又髒」。
  • 當時,官場積弊頗多,地方官以土特產「孝敬」上司,幾乎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一次郡守下帖讓合州送魚。于成龍很不以為然,慨嘆上書,講:「民脂膏竭矣!無憐而問者,顧反乃樂魚,且安所得魚乎?」
  • 然而,父親節的緣起,卻是一個令人傷感和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行孝要及時,莫要等父母去世後才追悔莫及。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讓人傷痛不已。因此,記住這個深刻的教訓,才是父親節最大的意義。
  • 記憶中的母親是一個聰慧好學、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學什麼像什麼,往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上一層樓。
  • 中華傳統的母親花又叫忘憂草。(農糧署桃園提供)
    Yoki幾乎沒有感受過母愛,3歲時父母就離婚了。長大後,她正憧憬擁有一個自己的幸福家庭時,又被嗜賭的母親連累,關進了拘留所。這樣的成長過程,讓Yoki覺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轉機出現了。
  • 我沒有替她覺得太多的悲傷——她在床上已躺了八年,這次無非換個地方,永遠躺在地上了。對她而言,沒什麼多大區別——這不是對生命行將結束之人比較平靜,不再有痛苦折磨的最好出路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