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史學家齊聚台中 揭開「二七部隊」血淚史

「2016重現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由作家李喬開場演說,他認為「二七部隊」抗暴的歷史意義,不能夠被遺忘。(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1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為探究1947年228事件中,台中民眾不滿政府而成立的「二七部隊」,11日在台中教育大學舉行「2016重現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由李筱峰、吳密察等多位台灣史學家,以及「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等人,齊聚一堂,討論70年前這一段台灣血淚史。這場研討會由作家李喬開場演說,他認為「二七部隊」抗暴的歷史意義,不能夠被遺忘。

作家李喬表示,「二七部隊」是全民自動起來反抗的,而且有組織。228事件發生後,台中各地自發性組成不少武裝隊伍,包圍警局、軍營,最後統稱「二七部隊」,成員約400多人,都是台中本地的熱血青年,這批民兵擁有強大火力,但在國軍21師逼近台中時,為避免台中市區淪為戰場,集體撤退到埔里山城戰鬥,最後解散。

「二七部隊」隊長鍾逸人說:「台灣當時到處都被殺得慘不忍睹,唯獨台中,平安度過這個劫難,就是因為有二七部隊的存在。」當年只有21歲,帶著一批學生兵守在埔里烏牛欄橋,頑強抵抗國軍21師正規軍的警備隊長黃金島說,二七部隊和國軍發生好幾場激烈戰鬥,雖然明知道寡不敵眾,但他說,這是台灣人的勇氣。

對於這一頁官逼民反血淚史終於被公開,曾是野百合學運一員的林佳龍說,當下的青年人,為了改變這個社會,讓社會變得更好,勇敢地起來反抗,讓他看到台灣的希望,他也期盼透過更多的討論,能讓台灣人更加接近土地、了解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與事。

會後與會的學生與學者們紛紛提出青年在地參與,國定假日本土化的訴求,也有學生提出希望以生活為出發點的反抗運動,讓台中人生活在有歷史的城市;整場論壇拋出許多與現今不同的觀念與想法。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