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蝦場首現傳染性白斑病毒

傳入原因仍在調查中 暫不影響市場供應

人氣 36

【大紀元2016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夏琳澳洲昆士蘭綜合報導)昆士蘭養蝦場的白斑病疫情惡化,沿布里斯本南部洛根河(Logan River)的八個蝦場受到影響,其中三個蝦場已證實感染病毒。生物安全部門在上週發佈安全管控,嚴格限制當地水生物的轉移。

據澳廣新聞網報導,昆士蘭首席生物安全官Jim Thompson在採訪中證實:洛根河野生蝦的採樣顯示,該河的生物已染上白斑病毒。受感染生物的身上會佈滿白色的斑塊,並使它們停止生長。此病毒對於養殖場具有毀滅性影響,可造成80-90%的蝦死亡。此疫情在美國和亞洲地區爆發時,曾令當地的蝦產量銳減40%。

在洛根河野生蝦被確認攜帶白斑病毒後,洛根河和艾伯河(Albert Rivers)的所有甲殼類動物,包括蟹、蝦和一些蠕蟲,都被歸入了管控中。

Thompson表示,此次事件對本地生物安全的處理應對方式帶來了重要改變,他們會對發現疫情的蝦場進行撲殺以及對池塘去污。但這個解決辦法不可能用於野生環境。由於現有處理野生環境的經驗非常有限,所以他們現在會著重加強對洛根河的檢測力度,以確認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受影響物種的數量,再進行防治規劃,避免疫情傳播至澳洲的其它養蝦場。

Thompson認為,這個疫情是可以掌控的,因為全球都有活蝦進出口的經驗,只是具體的技術問題可能需要因地制宜。因為當地蝦場一定會用到河水,進而污染河水,所以充分瞭解現階段的污染程度對於分析風險很有幫助。

漁民籲管控進口蝦

本月初以前,澳洲仍是唯一一個沒有染上高度傳染病——白斑病毒的養蝦大國,而昆士蘭現在是全澳第一個發現白斑病毒爆發的地區。現在昆士蘭生物安全部門正在研究該病毒是如何進入澳洲的。

漁業科學家Barry Pollock認為,白斑病毒與進口冷凍蝦有關聯,呼籲有關部門嚴禁進口未經烹煮的蝦。

Thompson則表示,現階段還很難判斷這個疫情產生的原因,需要一段時間的追蹤研究。他表示,進口生蝦有可能是病毒的來源,但他不想在這個階段妄下結論。

現階段疫情不會對市場供應造成影響

Thompson澄清道,白斑病毒的傳播僅會在生物中進行,不會直接影響人類健康。而生物密度越高的地方,病毒的傳播速度越快,受影響的程度越大,如養蝦場。

他認為,現階段的情況應該不會對海鮮市場的供應產生太大影響。

受災戶不會得到賠償

洛根河的八個養蝦戶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損失。農業部長Bill Byrne表示,他很樂意幫助受災的養殖戶防止病毒的傳播,但很可惜,他們不會得到政府賠償,因為這屬於生物安全意外,而澳洲還沒有這方面的賠償制度。

責任編輯:楊帆

相關新聞
有30%的蝦「標」錯籤
五種不健康的海鮮 餐桌上很常見
澳洲新食品標籤 藏著什麼你不知道的秘密?
20澳元南澳葡萄酒斬獲世界酒賽大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