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叢談:歌德深信畫家「變過羊」

作者:莊敬
font print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思想家歌德,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人。「這位非凡人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個多稜形的金剛石,每轉一個方向,就呈現出一種不同的色彩。」(愛克曼語)

歌德很欣賞德國畫家魯斯的動物畫。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魯斯的版畫冊,裡面畫的是各種各樣的羊。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現出不同的姿態:那含情的面孔,那捲曲的羊毛,都畫得維妙維肖,逼真動人。

歌德一邊指給他的私人秘書愛克曼共同觀賞魯斯的版畫;一邊深情地喟歎道:「我每逢看到這類動物(指羊),總感到有些驚顫。看到它們那種侷促、呆笨、善良、張著口、像在作夢的樣子,我不免同情共鳴!」歌德為了把這個深含哲理的語言,闡述得更為明晰起見,他接著作了解釋:「魯斯彷彿滲透到這些動物的靈魂裡去,分享它們的思想和感情了;所以能使它們的精神性格,透過外表皮毛,而逼真地顯露出來,這無論如何,都會使人驚讚的!」(《歌德談話錄》第32—33頁)

歌德這段生動的談話,給了我們十分有益的啟迪。

文學藝術家,在進行創作以前,應該將他的描寫對象,作深入細緻的觀察和瞭解,不僅要熟悉他們的生活習慣、行為表現,而且要深知他們的思想感情、精神性格。明察秋毫,洞悉幽微。要「滲透到它們的靈魂裡去,分享它們的思想感情。」只有真實而非虛假地做到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創作出逼真的藝術形象,達到「使人驚讚」的高超境地。

魯斯畫羊時,先使自己「變成過羊」,真切地體驗過羊的思想感情。由於這樣,他筆下的羊,才會神情畢現,才會令讀者悅目感心,讚譽不絕。今天,從事文藝創作者,同樣必須高度自覺地反映這個時代,才能表現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心聲。

舉凡文藝創作者,都應該繼續深入生活,實為當務之急。只有具體真切地瞭解我們所要表述、反映的對象,才能維妙維肖地去表現他們。否則,那就還是:衣服、外貌像他們,思想感情並不像他們。 

有一位作家,十分誠懇地說:「我在描寫一位正義人士、著名人權律師(這是一位為修煉法輪功學員作無罪辯護的法學專家)時,所感受到的一大困難,不是別的,乃是自己的思想境界,達不到那位正義人士的精神高度,就像自己站在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想去描寫站在珠穆朗瑪峰頂的巨人,對於那位巨人的視野、胸襟、思想、感情、他的浩然正氣,我站在山下,雖然也能看到、描寫到一些,但總覺有些隔膜、模糊。如果我自己也能一登峰頂,則描寫時,便得心應手了。」——這位作家的會心之言,非常恰當地說明了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的重要意義。

當然,還是一位文藝理論家講得全面:「作家必須要寫自己熟悉的事情,但也不可能事事『親歷』。作家可以『精鶩八極,心游萬仞』,在熟悉生活的前提下,作合理的藝術想像與推斷。而對於生活的越加豐富,才能使藝術的想像越加合理。」作家要想描寫好珠穆朗瑪峰頂的巨人,必須在熟悉生活的基礎上,把自己『變成為」巨人,充分而又合於情理地體驗了那巨人的感情,才有可能塑造好具有浩然正氣的巨人的形象。

深信我們的廣大文藝工作者,在這歷史巨變的時刻(今年是「命運」與「靈魂」的考悟之年),必定會有新的領悟、新的作品出現。讓我們滿懷信心地高吟清代趙翼的詩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維州埃塞克斯郡(Essex County)的一對馬場主夫婦,希望通過一場徵文比賽找到自己的繼承人。這個主題為「誰能說服評委們:他/她的故事能成為最暢銷書」的徵文比賽,將於今年11月揭曉名次,獲勝者的獎品是一個佔地35英畝的馬場。
  • 時序來到八月,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和聯合文學雜誌共同策劃的「散文書寫‧秘境夢境」系列講座也接近尾聲,期待以散文寫作為針,將日常生活捻成絲線,穿引出多彩的繡品。
  • 阿列克謝耶維奇不僅是第14個獲諾獎殊榮的女作家,更是半個世紀來首位以紀實文學摘下諾獎桂冠的記者。而上一次(1953年)贏得諾獎的非虛構作品是丘吉爾的《二戰回憶錄》。「她複調式的寫作堪稱紀念我們時代苦難與勇氣的一座豐碑。」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是非虛構寫作非凡影響力的勝利,正如前年德國為其頒發書業和平獎時所言,「她創造了一個將在全世界得到迴響的文學門類,必將掀起證人與證詞湧現的浪潮」。
  • 對許多人而言,踏出校園之後,似乎就和寫作脫離關係了。其實不然,幾乎每個上班族每天都要寫或多或少的東西,像是發送回覆電子郵件、撰寫商業企劃案、商務通訊或是寫寫臉書等等。
  • 教師想要進行閱讀感想教學,可以教導孩子依照下列方向進行思考。首先,是文章的人物,人物的遭遇決定了文章的走向......
  • 105學年度大學學測22日登場,第一科考國文,試卷屬難易適中。引導寫作以「我看歪腰郵筒」為題。國文補教老師唐文認為這是暫時性的話題,無法引發思考力或思辯性;尤其去年發生的時事議題多,例如時代力量崛起、總統大選、死刑等議題,都可以讓考生深入分析的題目。這次考題可能出現城鄉差距問題,沒關注此事的考生會吃虧,題目好寫但不易深入。
  • 多讀多寫,應是古往今來著名作家取得成就的經驗之談。北宋歐陽修曾說:「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 不過,無論如何,讀書與寫作二者之間的關係,還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鑒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還有繼承別人的知識和經驗,讀書明理的作用。
  • 畫鷹豈能似木雞, 靜態寫真亦何奇? 須知丹青可貴處,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韻悠揚的笙簫聲裡,間或傳出戰鼓的隆隆;清雅溫柔的琴瑟音中,時而傳來洪鐘的嗡嗡!——噫!這就是「笙簫夾鼓,琴瑟間鐘」。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多麼需要有這種相反相成的勝境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