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中國證券最黑暗一天被重提有何深意

人氣 1043

【大紀元2016年03月11日訊】北京兩會期間,關心經濟類者多數向前看,想在高層談話中尋找新的金融題材。不過3月7日卻有財經媒體往後看,藉回顧「四大中國富豪敗落史」重提19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曾經,外媒英國金融時報將事發這天稱作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至今,陸媒反覆提及也顯示的確是中國資本市場與其親歷者仍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近一兩年,明顯被媒體重新關注的「327國債期貨事件」,公開說法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代號為327的國債期貨合約在1995年2月23日爆發集中、大規模的違規交易事件。而親歷者看法,這是中國資本市場一場驚心動魄的金融大戰;所謂最黑暗的一幕,當日收盤前8分鐘內的所有拋單被判為無效,致使許多人於一天內在千萬身家的暴發戶與血本無歸的窮光蛋之間轉了個來回。

媒體報導中,事件的最大輸家,是賠上半生經營又獲刑17年的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造就的四大贏家,是當時平均年齡30歲的魏東、袁寶璟、劉漢、周正毅。對於這四人,公眾不一定清楚他們這段發財史,但應該耳熟能詳他們後來的政商故事與結局。這四人如今三死一囚,當時的大贏家後來都沒好下場,這也是媒體以此為切入點所做的最多回顧報導。

然而在這四大贏家背後,媒體卻較少突出一家公司,那是市場這些多頭們皆馬首是瞻的「中經開」(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其前臺代表主操盤人魏東,曾在中經開執掌證券部,後下海自創湧金系集團。

媒體報導,1995年初,以萬國證券管金生代表的空方認為,其時通脹連續7年高達兩位數,國庫捉襟見肘,不會拿出钜資補貼327國債的無底洞。但是1995年2月23日上午,財政部一紙公告稱,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即財政部割肉掏出16億元來補貼327國債。

媒體報導,魏東提前一天拿到了財政部保值兌付提高到12.98%的紅頭檔,因此在第二天的交易中有恃無恐。換句話,管金生的經濟基本面、技術分析不敵一條內幕消息,當天最後8分鐘,雖然鑽系統漏洞放量拋單,但難挽大勢,還被「直接操縱的權力」改判了交易無效的結果。

1997年管金生以行賄和挪用公款罪鋃鐺入獄,隻字未提他在國債期貨上的違規操作。因為若以此定罪,事件對方中經開也不能不被問罪。中經開在事件中全身而退,事後不久又捲入了四川長虹、東方電子和銀廣夏等大案之中,最終於2002年6月被吊銷營業許可證。

有報導稱,中經開在327事件中獲利72億元。不過利用內幕消息在股市一路血賺的中經開,最後清盤結算竟然大幅虧損數十億元。清算組對此曾評價說:「知道會很大,但是還是超出想像。」更大的疑問是,中經開賺來錢哪裡去,巨額資產被誰掏空?至今沒有追究。

中經開,是財政部全資的直屬機構,負有財政資金周轉等政策性任務,卻被媒體描述追隨者是眾多上海和江浙一帶的私人大戶,如為首者上海周正毅。1995年當時的中經開,董事長是剛從財政部副部長的位置退下,總經理則是財政部綜合司司長。

財政系統近來多有官員落馬,最知名的當屬蘇榮女婿張家界副市長程丹峰,1992年起20年間,歷任財政部預算司、國庫司等,值得注意的是,國庫司下轄多個處級單位主管國債承銷等業務。

1995年,財政部綜合司還有一個知名的官二代,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報導稱,不可一世的中經開,在327事件幾個月後,就將其配售的四川長虹禁售股上市流通,其中複雜而又觸目驚心的內幕,令中國股市再次蒙羞。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長虹正是後來劉樂飛掌門中信產業時,首選綿陽基金的最大原因。

1995年當時,中經開的財政部背景市場皆知,「證券教父」管金生不會不知道卻還是對幹,有評價說他是自以為可以憑實力贏過對方的權力。不過,包括管金生在內的多數市場人士,其實都不知道中經開的權力來自多高層,這也是有心人持續追問的。

1995年,在通脹率已經不足3%的時候,國債的貼息率卻由8%一下子提高到近13%,整整5個點,國庫支出了約16億,納稅人每個人多付出了1.2元,對於現在來說不算甚麼,但對於1995年的8億農民而言,卻等於他們一天半的伙食。誰讓財政部上調了國債貼息率?

1995年2月23日當晚,上海交易所「受命宣佈」當日收盤前8分鐘內的所有拋單無效,是誰發命?

事後查處,中紀委、最高檢、財政部、人民銀行、證監會、安全部、國家保密局等多個部門聯合調查,連同上海當局進行了4個多月的調查,結果中經開平安無事。能淩駕於如此之多的大部委,這得是多高的高層?

327事件,萬國證券被接管,國有企業分攤償還16億,中經開破產,虧的是財政部16億,總共流失32億元,都是納稅人的錢。特別是中經開在清算時留下的債務,以及沒有進入帳面的利潤,那麼必然是到了某些人的腰包,是哪些人?

1995年,江澤民上任國家主席不到2年,中國證券史上就發生最黑暗的一天,牽涉眾多官方機構,造成國庫重大流失。就如這次媒體「斗膽」提問,眾多企業家犯罪的成因很可能與政府法規政策這種「天條」有罪有關,甚至與不當司法或者貪贓枉法有關。

327事件在以後肯定還會被不斷提及,表面說的是中國資本市場操弄高手的興衰史,其實說的是金融監管的腐敗史,以及這些人這些事背後那看不見的權力之手。究竟誰將為這事負責?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夏小強: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零口供」內幕
「兩會」期間圍繞胡錦濤的較量
陳思敏:兩會概念股 江派跌停鎖死
陳思敏:軍隊腐敗扯出江澤民架空胡錦濤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