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流浪心緒(十二)乞討

作者:梅花一點
荷花。(宇蓮/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 ,

食物是上帝的恩賜,可是飢餓屬不屬於上帝的恩賜呢?說來我們的肉體不就是上帝的恩賜麼?肉體裡的物質循環,帶來了飢餓,也帶來了煩惱。所以,流浪者和行者一樣,繼續前行乞討。

可是,每夜憂煩的拖著身子,來到可以住宿的避風港,溫暖、燈光、無聲息的風兒,帶來的散亂和孤寂,如同流浪的意義,阻塞了前行的光明,墜入生老病死的不可超脫的循環因緣。因為,在心裡,那是另外一種無知的乞討,乞討著心懷的名利情,臆想並設計美好的可能。有的人實現了,有的人失落了。流浪者的乞討帽子裡,不是每雙手都願意扔進硬幣的。

不論是匆匆而過的步履,還是小孩的怯意羞澀,一枚硬幣,一個麵包,預示著多餘的空間占據了多餘的人?可是,在宇宙裡,沒有甚麼多餘的,也沒有甚麼是可以缺少的。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運轉不息,肉身被上帝恩賜了,意味著人的活著要墾荒大地,如同向著大地和天空懇切的乞討。流浪者只能把順從當做了乞討?

夕陽的沒落,帶走了金色的餘暉,乞討的工作或許暫且歇息。只是不要忘記了:人子在佈道的時候,也在乞討;佛陀在傳法的時候,也在乞討。謙卑才是不需要乞討的,而是堅韌的前行著來自光芒真理的恩賜。@*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何對待流浪狗的問題,見人見智。不喜歡狗的人,希望環保局全力撲殺,以免造成市容的髒亂;喜歡狗的人,希望設立流浪狗之家,讓流浪狗有個歸宿,畢竟狗也是生命,基於尊重生命、尊重狗的生存權,流浪狗是不能輕易撲殺的。
  • 【大紀元11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嘉義市保護動物協會為了讓700隻流浪狗不再流浪,於11月11日下午2時至4時,在耐斯松屋1樓水幕廣場,舉行用愛終止流浪認養活動。呼籲大眾疼惜生命勿棄養,歡迎民眾至耐斯松屋來參加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 這是一部感人、溫馨的電影,是一部讓人明白甚麼是真正的友誼、如何去完成承諾的電影,甚至它還觸及了生命的本質問題。電影的名字是《夏洛特的網》。
  • 空氣中,雨聲滴滴答答 款擺成游盪的魚 繞著心的大池塘
  • 陳光標是江派精心培植的一個特務,被包裝成「中國大陸首善」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潛伏在商界。直到今年1月7日,陳突然跑到紐約炒作「天安門自焚偽案」,「首善」陳光標才原形畢露。時隔半年,陳光標再被派去紐約二次跳梁成小丑,不但再次淪為國際媒體笑柄,而且他這次和紐約的流浪漢們結了冤家,紐約流浪漢到處罵他是大騙子。
  • 日本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老師與流浪貓》由資深男星尾形一成與貓共同演繹出溫暖的故事,他表示:「因為拍這戲沒辦法預先排練,我好緊張,然而導演就是要這種感覺。」本片於2月5日起在台灣上映。
  • 狗狗慶生。
  • 很快,上了岸,最先到達的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他們,而是一無所有的無所不在。
  • 夢想者在設計著一個來自可有可無的願望嗎?隨手的拋擲,遠遠的入海無聲,浪花四溢,潮水無情。祈禱開始了,剛剛的啟程沒有任何可靠的依據。
  • 時而,穿牆而來,笑語連連;時而,翱翔花叢,細細品味;時而,揮手而過,光艷四溢;時而,聳立肩頭,撲之無影。若是前世的福分,積累今生的遇見,會是時間之神賜予的造化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