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再下調中資企業評級展望

人氣 1026

【大紀元2016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3月3日將71家中資企業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這是穆迪繼3月2日調降中共政府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後,再次下調中資企業。

據香港《明報》3月4日消息,穆迪繼2日下調中國政府的債務評級展望後,3日再把71家中資企業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包括38家國企、25家非保險金融機構及8家中國及香港保險公司。

另據財新網消息,被下調為負面的企業中包括25家中國非保險金融機構,8家保險機構,計有33家國有金融機構;另外還有遠洋地產、金鷹商貿、越秀地產、北汽集團等非金融企業。

這25家金融機構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12家中資商業銀行、3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3家金融租賃公司、3家證券公司和1家資產管理公司。

穆迪表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不包含在上述25家金融機構中,因為其評級展望在2015年9月24日已經調整為負面。同時,穆迪維持對上述26家金融機構的所有評級,以及包括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13家中資商業銀行的交易對手風險評估。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礎信用評估自2015年8月28日起處於複評之中,方向不確定。

在談到評級展望下調的理由時,穆迪表示:「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表明中央政府向金融機構提供支援的能力總體上可能弱於穆迪此前的評估。」

3月2日,穆迪將中共政府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穆迪表示下調信用評級的原因有三:首先,目前及未來財政指標走弱,這體現在政府債務上升以及政府資產負債表上龐大且不斷增加的債務。其次,由於資本外流,政府外匯儲備緩衝持續下降,凸顯了政策、貨幣與增長風險。第三,鑒於改革面臨艱鉅挑戰,政府為解決經濟失衡而實施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穆迪認為,中共政府的財政實力會逐漸減弱,而且會越來越弱。目前,整個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加槓桿,以及大量國有企業的負債壓力,都暴露出了政府債務的持續上升。而資本外流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減少,資本外流凸顯了中共的政策、匯率和經濟增長風險。在過去18個月中,中共外匯儲備規模大幅下滑,今年1月份已降至3.2萬億美元,較2014年6月創出的高點減少7,620億美元。

穆迪表示,中共當局評級仍有被下調的風險。如果中國債務水準進一步上升,或有負債增加或國有企業改革停滯,當局的評級就可能被下調。此外,若資本持續外流或資本管制大幅收緊,而改革沒有明顯進展,也可能導致中共政府評級被下調。#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台銀行對陸放款增 風險提高
中信證券被標普穆迪列入灰名單 傳審計署入駐
標普:中國銀行業呈現負面趨勢
穆迪:政經情勢敗壞 影響巴西信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