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流浪心緒(七)因果

作者:梅花一點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 ,

似乎很偶然,一連串的雨滴打落幾片樹葉,夾著細細的寒意,確立了我們頭腦裡偶然的異象。偶然是真正不知道的無法解釋的原因麼?偶然發生在哪兒?為何雨點選擇那片被打落的葉子?或許這只能證明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不僅是自己的無知,還有內心擁有的完全屬於假象的真實歷史。

我們一直設想,根長出了莖,莖長出了桿,桿生出了枝枝葉葉,枝葉選擇好時節開花結果,完整的輪迴就如同循環的因果,雞生蛋蛋生雞。又有誰願意解開這樣的死結呢?也許死結根本不存在,大刀一揮,烈火一焚,打破甚至斷絕了循環的生成,以致設想著絕滅的恐龍在化石裡如何從可能保存的基因裡複製出另外的循環。有甚麼樣的因,就結怎麼樣的果。這個會很偶然嗎?

如果流浪的人兒繼續漂流,會屬於怎麼樣的因呢?又能結出怎麼樣果呢?輕輕撥起吉他的弦絲,看似偶然的心緒在流動指尖的韻律,穿越時間的無知與浪費,循環著作為人的思考力量,任何歌手都不一樣的如此消磨著別人的光陰。那因果,看似多麼的偶然,卻多麼真實的必然前行著流浪的每一步足跡。

有誰能假設我們面對的所有都不是偶然呢?流浪者對信念的呼喚似乎遲遲來臨了需要無知的搜索和茫無邊際的探尋。所有的因果只剩下了唯一的一念,斷決般的疑問道:還存在這樣的因果麼?或許根本不需要。前行的目地就要好好的努力乞討,直到被乞討者很偶然的施捨了一切人間的因果,連帶著轉生到下一次的輪迴。@*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住別人的缺點,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 染病,顧名思義,是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的接觸中通過呼吸、體液、血液等途徑傳播的疾病。一個人是否得傳染病,似乎取決於這種疾病的流行程度,染上就可能得病,染不上就不會得病。
  • 年來,中國人似乎容易激動,陷入集體迷狂。這讓人懷疑中國人是否太不成熟了,具體的不成熟的表現,包括如下方面:
  • 一停,霾就到,北京產,中國造。應急辦,發通告,治霧霾,老一套。車限行,單雙號,停施工,關學校。控燒烤,禁鞭炮,路上走,戴口罩。霾有毒,要知道,進肺裡,去不掉。遇病變,沒靈藥,黃泉路,無老少。一吸霾,口舌燥,二吸霾,患感冒。三吸霾,難預料,再吸霾,死翹翹。鳥將死,悲聲叫,人將死,有先兆。專家話,不牢靠,自身強,才重要。少出門,多睡覺,多營養,少消耗。少憂愁,多歡笑,常積德,天回報。
  • 很快,上了岸,最先到達的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他們,而是一無所有的無所不在。
  • 國有個將軍,好像是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曾建議發誓在南海與美軍一戰的羅援將軍去美國看一看。該將軍的司馬昭之心——嘲笑中國將軍不知道天高地厚——路人皆知。
  • 咱們德州人一向被外州人譏為「好大喜功」,動不動就要「搞個最大的」,以達福(DFW)機場為例,剛建成時,它是全美國面積第一廣的機場(後來才發現,機場跑道居然座落在一個大型油氣田之上)。還有那牛仔足球館,是全美國座位最多的室內體育館等等。我想,諸如此類的「膨風」建築,都是德州佬為了「掩飾」咱們德州的「無景可賞」與「平淡無奇」而興建的。
  • 夢想者在設計著一個來自可有可無的願望嗎?隨手的拋擲,遠遠的入海無聲,浪花四溢,潮水無情。祈禱開始了,剛剛的啟程沒有任何可靠的依據。
  • 時而,穿牆而來,笑語連連;時而,翱翔花叢,細細品味;時而,揮手而過,光艷四溢;時而,聳立肩頭,撲之無影。若是前世的福分,積累今生的遇見,會是時間之神賜予的造化嗎?
  • 各種帶著各類風格和詩情的意義叢林裡,流浪著一群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有些耗子在捉弄花貓,有些瞎子在探摸大象,有些小蝦嬉戲鯨魚嘴,有些老虎陷落野豬洞。可惜可嘆的是,這些奇怪的發現至少都屬於被遺失的記憶,而不屬於我們想像到的遺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