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市住房危機延燒至郊區

人氣 126

【大紀元2016年03月09日訊】 ( 大紀元記者魏思明溫哥華編譯報導)省報專欄作家史密斯(Michael Smyth)近日發表評論說,溫哥華的住房危機已延燒至郊區,他為此專訪了高貴林港市議員懷斯特(Brad West)。
  
懷斯特(Brad West)有一次拜訪母親位於高貴林港的家時,那是他長大的地方,發現同一條街上有一棟房屋正在出售,讓他心生好奇,於是他參加了看房的活動。
令這位30歲的高貴林港市議員吃驚的是,這棟房屋的叫價為110萬元。

「我無法相信。」他說:「我們談及的是一個因其可負擔性而聞名的地段,這一帶是適合於年輕家庭,能讓他們負擔得起的帶後院的適中房產,在我2歲時我的父母可以買得起的那種房子。」
  
「可現在那條街上的一棟房子要超過100萬元!這周邊的人怎麼能負擔得起?」
  
答案是很少有人可以負擔得起,不過懷斯特說,一位地產經紀在向他介紹房屋的過程中,給了他一個坦率的市場評估。「他告訴我說他預計這棟房屋的成交價要高出叫價,隔壁的一棟剛剛售出的房屋當時有多人競價,成交價超過100萬元。」
  
「我問他:在這個社區怎麼可能,誰有那麼多錢?」他告訴我說,海外買家的需求非常大,而本地的需求已顯得無關緊要。」 也就是說離岸資金正在推高房地產市場。
  
懷斯特指出,人們認為房屋可負擔危機是溫哥華才有的問題,但是現在已經演變成整個大溫低陸平原的問題,很快會成為整個省的問題。
  
目前高貴林港正在採取行動,市府委員會已要求工作人員商討有關追蹤非本地居民購房的數據和市府該如何控制的問題。
  
懷斯特呼籲其他城市和省府也應採取行動。「一直以來各級政府在對待這一問題上的領導都是失敗的。」他支持對非居民外國買家徵收投機稅,並予以限制。
  
他指出在澳大利亞,如果外國買家違反限購條款,政府可以要求屋主出售該房屋。
  
同時他指出,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的數據,去年從中國流出的私人資金總額創下5500億元的歷史紀錄。
  
省長簡惠芝對限制海外買家興趣不大,懷斯特推測其中一個原因是地產界的大企業對自由黨政府的大筆捐款。
  
「你可以很容易想像地產界對政府的壓力,他們很高興看到目前市場現狀。他們可能會對政客們說:這多好,人們賺了很多錢,就不要管了。」
  
「但是我們不能坐視不管,除非我們需要一個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房的社會。」

Smyth指出,除非壓力持續增加,并爆發為省選的一個主要問題,否則省府是不會讓步的。◇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本拿比商會舉辦清潔能源峰會 談挑戰與機遇
離散港人本拿比集會 紀念香港612社運五周年
卑詩商業峰會聚焦「創造財富」 前省長支招
維多利亞市告物業公司非法經營Airbnb短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