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政工牽藤(1)

作者:宋唯唯

西澳野花遍地(伊羅遜/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牽藤的一天,最早是在城中村(編註1)的親嘴樓(編註2)裡醒過來的。窗戶外投進來一點晨曦,窗臺上晾曬著衣衫,在晨風裡吹拂著,在瓷地板上投射出搖曳的花影。牽藤睡在雙層床的下鋪,鋪著豔豔的牡丹花鳳凰的棉布床單,布枕頭裡塞滿菊花,舊到襤褸的藍花薄被單,這一套被褥,都是從家帶出來的,用了這麼些年。躺下來挨上舊棉布,就撲入了睡夢裡。起床時亦備覺踏實,格外依戀。因為再見到這套床褥,就是夜了。

樓裡的人早起來了,都是急急忙忙的,洗漱的,在廚房裡熱早飯。牽藤快手快腳地去浴室接了一盆水,洗漱過,從枕頭底下摸出一把梳子,飛快地梳好頭髮,擦點面霜,整整床褥,便揚聲出門去。樓下的小巷裡充滿了黃魚車、摩托車和行人。沙縣小吃店裡一片蒸騰景象,開籠的蒸餃、小籠包,白霧騰騰,湯麵鍋裡水花翻滾,長竹勺子裝了米線、河粉,點水式地伸到水花裡,轉瞬起鍋,裝碗,送到客人的桌面前。門庭下做腸粉的小攤,一隻電餅鍋,一籃雞蛋,一桶米糊,裝在小車裡,隨時泊下來,做生意。巷弄裡充滿了食物的氣息,豆漿的豆腥氣,炸油條,油餅的油氣,雞蛋細蔥花熟了的香氣。

牽藤腳步飛快地步出巷弄,經過城中村的高大牌坊,便上了車水馬龍的深藍大道。她上下一道過街天橋,別進一條濃蔭蔽日的林蔭大道,鳳凰花紫紅紫紅地,在綠的枝條間大朵大朵地開著。林蔭道兩端的公寓樓,靜靜地泊在晨光裡。牽藤笑咪咪地和樓門保安道過早安,就上了電梯。這是她一天裡的第一個笑容,那種帶點羞澀、拘謹,臉紅紅的笑容。一個得體的家政工的笑容。

她的隨身小挎包裡裝著一串鑰匙,一把鑰匙打開一扇大門,門裡的家家戶戶都是人去後的景象,玄關的鞋櫃前橫七豎八的都是換下的拖鞋,餐桌上攤著早餐後的杯盤碗筷,臥室裡的被子推在床頭。浴室的衣籃裡,堆滿一家大小換下來的髒衣服。牽藤在玄關處褪下鞋襪,順手將那些大大小小的拖鞋,排進鞋櫃裡,直起腰來順勢挽了袖子開始忙碌,髒衣服投進洗衣機,轟轟轉響的聲音裡,她疊被、洗碗、吸塵、擦桌子,乾淨的衣衫熨燙過,洗衣機的衣服拿到陽臺的晾衣架上,上架,她也該鎖上門,去往下一家了。

光景已近正午了,是牽藤該燒午飯、吃午飯了的時候了,這兩樣都是在一戶人家的家裡,一併解決的。她先到菜市場,一樣一樣地買菜,鮮魚、貝殼、蔬菜,而後去超市,買些日用的洗潔精、衛生紙、油塩醬醋糖的佐料,塑膠袋牙籤盒等等,都是日常家用的,不是短了這個就是短了那個,看似不起眼,卻一樣都少不得的。要買什麼,她心裡都有底,這一戶的日子,基本是她在過,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維持。無論哪一個中午,無論是颳風落雨的天還是豔陽高照,她打開公寓門,裡頭都是一片窗簾深垂,深睡的安寧。臥室的房門深鎖。唯有客廳的玻璃魚缸裡的熱帶魚在游動著,在窗簾篩過的藍光裡,緩緩地甩動彩色尾巴,好似夢囈。房間裡很潔淨,看起來和昨天她離去時一模一樣。浴室的水盆裡照例泡著幾件衣衫,內衣、裙衫,都是絲薄的質地,輕輕地漂浮著,也是搖曳的姿態。

牽藤在水裡倒上洗衣液、柔順劑,用手洗過那幾件絲薄衣衫,拿到陽臺上晾好,順勢將昨天的衣衫收進來,疊好,放在沙發上。為花瓶裡的鮮花換上清水,而後進了廚房,掩上門,令動靜儘量地小,不吵醒臥房裡深睡的人。她洗菜、淘米、燒飯,打開灶火燒菜。牽藤做飯的風格,都是平原家鄉的那一路風味,濃醬、大油,酸辣味重,她燒的菜幾乎都是為自己燒,每天愛吃哪樣就做哪樣。電砂鍋裡煲上湯,是為熟睡的女孩準備的,她每天都會喝完一整只砂鍋的湯,這鍋湯是不敢率性的,牽藤照著一本《廣式煲湯食譜》,藥材、主料,一樣都不敷衍。(待續)

編註:

1.什麼是城中村?

城中村,其實就是村莊耕地被收走後,剩下的宅基地被城市包圍後形成的城市中的農村聚落。城中村居住成本要比其他城市土地要低很多,農民工等外來人口的比例相當高。

2.  什麼是親嘴樓?

親嘴樓就是指兩棟樓挨得非常近,兩邊的住戶一伸手就能摸到,從外邊看,兩棟房子貼在一起,跟親嘴似的,所以被稱為親嘴樓。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女孩小馨走在他們的中間,她穿著一件粉紅色的燈芯絨長背心,罩著白色繡花小襯衣,青鴉鴉的頭髮落到肩頭,早晨梳好的辮子,此時散了。
  • 秦思雨這個女孩子就是這樣的,才9歲大的一根小人,就老說些大人的話。也是難怪,她家裡一個媽媽,還有兩個雙胞胎的姐姐,天然的小型女兒國。
  • 清早,煙白色的晨霧裡,向著我們的故事走來的女人,皮膚油黑身材矮胖的女人,她穿了一身黑底起花的衣褲,軟塌塌的綢子布,開滿了大朵大朵的紅花。她挎著一只買菜的竹籃,韻律搖擺地走在濕漉漉的青石板街上,她是鴨母。
  • 青石板沿著古老的小巷徑直鋪去,石板被歲月鑿出了一條深深的蜿蜒的槽印,這是無數的日子裡農夫們推著獨輪木車,吱吱呀呀走出來的。
  • 如今回想起來,一切都是有預兆的:花開了,鴨子死了;揀了一個棄嬰,自己的兒子死了。
  • 晨晨如今在哪裡呢?會去何方投胎做人呢?不過,他肯定依然是聰明的,仁義的,凡事好商量,像給她鴨母做兒子的時候,那樣的乖。
  • 她茫然地走到一口荷塘邊,站在橋頭。遠遠的一陣風送來一個人,她只抬眼一望,臉便轟然一熱,陳釀的血從心底湧了上來。
  • 鴨母是能給所有的人帶來快樂的人,而且,鴨母是這樣的不好看,又是這樣的心底良善,她是所有婦女們深愛的,離不開的,安全的朋友。
  • 三嘎子也是這地方上的一條好漢,可是平生最服氣的人,就是鴨母。他從前是小青年的時候,是鴨母男人手下的嘍囉,如今混成氣候了,卻最怕鴨母。
  • 土地改革鬥地主分田地,大躍進捉拿偷糧吃的社員,反右傾時吊打反對大兵團作戰的人,文化革命批鬥地、富、反、壞、右,哪次運動他都要得罪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