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暴漲地產股卻大跌20% 黑幕驚人 外媒警告買房者

人氣 21199

【大紀元2016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凡綜合報導)今年以來,大陸一二線城市「地王」頻現。外媒警告,大陸房價暴漲的同時地產股卻大跌20%,意味著當前的房地產復甦不可持續。經濟學者披露,中共央企、銀行與地方政府在房價上的利益鏈黑幕,稱中國樓市已經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賭場,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悲劇難以避免。

深圳新總價地王140.6億

6月8日,深圳光明新區高新技術園區東片區拍賣一塊15.24萬平方公尺土地的使用權,結果以每平方公尺人民幣2.76萬元、總價140.6億元拍出,成為大陸總價最高的地塊。

這場拍賣會共有中國大陸招商、平安、華僑城、碧桂園、龍光等10多家房地產業者參與競標,過程長達2小時,舉牌次數多達數十輪。結果由龍光地產以上述高價拍得,但僅取得50年的土地使用權。

據深圳市官方數據,2015年光明新區的房價幾乎成長1倍,交易量也比2014年成長1倍。目前,當地新屋均價為每平方公尺3.5萬元。

大陸「地王」頻現 逾8成沒上報

截至6月2日,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線城市和南京、蘇州、合肥等熱點二線城市,共計22座城市已經產生了總價、單價或溢價率地王113個。遠高於2015年全年的95個,其中一線城市上海,二線城市南京、蘇州、合肥等成為今年地王出現最多的區域。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5月,全國土地市場總價超過15億元的105宗高價地塊,成交總價為3,288.2億元,其中有52宗被國企獲得,合計成交金額達1,785.8億元,占比為54%。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6月首周拍出的12宗「地王」集中在一二線城市,12宗地王的總成交金額達到了327.5億元。

中共國土部土地利用司相關負責人6月8日表示,2010年國土部印發的相關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地價動態監測,及時掌握地價異常變動,對招拍掛出讓中溢價率超過50%、成交總價或單價創新高的房地產用地,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在成交確認書籤訂(中標通知書發出)後2個工作日內上報。但2015年以來,媒體報導的異常交易地塊備案率僅為18%,即有逾八成「地王」信息沒上報。

房價暴漲 地產股卻跌了20%

6月7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房地產類股為何沒有隨房價一同上漲》的文章。文章質疑,中國最近出現一波房地產市場繁榮,但卻沒有從房地產開發商股票的走勢上反映出來。這種脫節是對投資者的一個警告:即當前的房地產復甦不可持續。

文章稱,中國房價自2015年年初以來平均上漲11%。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所謂一線城市的房價以30%的漲幅領漲。近期,這一漲勢已蔓延至規模略小的二線城市,今年迄今為止二線城市房價已上漲5%。

但住宅建築商的股票並未表現出同樣的樂觀趨勢。基準A股房地產類股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20%,表現遜於大盤。在香港股市,大型中資房地產開發商的股價已下跌14%。

在允許外國投資者自由進入的港股市場,許多中資開發商目前股價都低於其賬面價值。這些房地產公司的估值一般都低於A股上市的房地產公司。

房地產復甦不可持續

文章稱,這可能意味著一個巨大的買入機會。但似乎更合理的解釋是,股市的情況是在暗示當前的房地產復甦不可持續。事實是,即便房價上漲,開發商的利潤率卻在走低。第一季度在A股上市的房地產開發商的平均淨利潤率降至7.9%,而2014年年底為10%。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此表示,房地產市場的回升基於房地產政策放鬆以及信貸政策寬鬆的大背景,本輪房地產回暖是通過一些投資機構或個人加槓桿來實現房地產去庫存,因此,此輪房地產市場會有週期性調整。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投資者多看重企業的盈利情況以及銷售額,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是一波是比較短暫的行情。

章俊認為,一旦貨幣政策出現結構微調或信貸政策有所調整,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已經開始收緊樓市調控政策。

按照章俊的預測,在今年三季度初房地產銷售增速將有所回落,伴隨著銷售以及新開工的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會開始有所回落。其擔心伴隨著銷售的回落以及前期新開工的上漲部分城市會出現新一波的庫存。

中共央企、銀行與地方政府在房價上的利益鏈黑幕

6月3日,大陸財經傳媒人士劉曉博發表署名文章《當下樓市最大的秘密:所有地王都是「一家人」》。文章說,經過層層挖掘,發現當下樓市最大的秘密:所有地王原來都是「一家人」;深圳的新地王,跟上海剛剛誕生的「周浦地王」和「顧村地王」一樣,後台都是實力雄厚的央企。

5月30日,經濟學者王思想發表文章《國企必須退出房地產行業》解釋稱,為甚麼央企國企當地王,而民營企業當不了地王?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當地王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央企有銀行做後盾,相對於有限的土地市場,央企國企的資金幾乎是無限的,民營企業則只能退避三舍。另一原因是市場風險問題,民營企業要考慮市場對房價的忍受度,不敢貿然拿地,央企國企則基本不考慮市場因素,不管多少錢,把地拿下即可。

文章說,央企的錢,其實就是銀行的錢。民營企業賠了錢,或許要跳樓,央企賠錢了只需找個理由,罰酒三杯即可。對央企來說,當「地王」不僅沒有風險,還有巨大的個人利益。央企拿下土地後,在設計、施工、租賃、分包等環節,有巨大的個人利益,這是大陸房地產市場公開的行為。

中國房市淪落為全球最大賭場

6月3日,大陸知名投資人黃生發表文章《中國房市已成全球最大賭場》。文章認為,杭州「地王」、上海「地王」、北京「地王」、深圳「地王」短短時間內迅速出爐,中國正式進入了「地王」時代,而「地王」的背後全是一幫國有企業在玩,可以說國有企業引領中國房市進入了「地王」時代,導致了中國房市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賭場。

文章分析,國有企業在豪賭中國未來幾年的貨幣政策繼續極度寬鬆,繼續大印鈔,因為這是房價上漲的根源,如果中國收緊貨幣政策呢?那麼他們的豪賭就會失敗,如果中國繼續濫印鈔票,那麼他們的豪賭可能會成功。

文章說,這些製造「地王」的國有房地產企業根本不懂房地產開發,而是一直玩金融手段的,也就是國有企業通過和國有金融機構和國家機關的密切關係,通過少量資金,撬動巨大的槓桿來獲得「地王」,而開發的工作則交給其它普通房地產企業。

文章警告,中國的房市淪落為最大的賭場,這些國有企業拿著國家的錢,拿著人民的錢,玩弄高槓桿,瘋狂賭博,將國家的經濟綁架,拖向深淵。一個又一個「地王」,說明它們真的已經瘋了,這場房地產大賭博不會有贏家,因為實體經濟輸了,人民輸了,國家輸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避免房地產泡沫瘋狂之後的悲劇。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分析:大陸樓市真相 真正的賣家是政府
專家:大陸樓市拐點來臨 房價泡沫接近破滅
房價是漲是跌?大陸樓市釋放兩相反信號
學者揭大陸地王頻現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