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漲是跌?大陸樓市釋放兩相反信號

人氣 12296

【大紀元2016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近日,大陸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一方面樓市成交量大幅減少,但另一方面卻又「地王」頻出。分析認為,這釋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信號。

房產成交量下跌

4月份以來,大陸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產成交量均出現下跌,房產界人士分析,這可能是購房者對未來房價下跌預期上升的信號。

二線城市蘇州,今年四月份商品房共計成交7886套,其中住宅成交6483套,環比下降32.83%,降幅較去年同期(同比)擴大10.22%。二手房成交量比3月份(環比)下降了41.16%,為10,044套,其中二手住宅成交量9297套,環比下降41.83%。

上海和深圳的樓市成交量在4月份以來下降很多。易居研究院公布數據顯示,深圳的成交量環比下跌57%,上海的成交量環比下跌52%。

地王頻出

樓市成交量下降的同時,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近日來連連曝出「地王」,即以高價拍賣成交的土地。有分析認為,地價在未來房價成本中占重要比例,「地王」頻出釋放出高價地塊未來可能出現高房價的信號。

數據顯示,包括蘇州、南京等在內的二線城市,近來地價漲幅甚至超出一線城市。今年前4個月二線城市的土地出讓金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大陸土地總成交額的70%,同比上升280%。

4月份南京成交的15幅含住宅地塊中,拍出7個「地王」,蘇州4月上旬拍賣的13幅地塊出現3個「地王」,合肥4月底出讓6個地塊,單日出讓金超過110億元。

一線城市的上海,距離市中心27公里的地段在5月中旬產生兩塊天價地,分別為每平方米37,675元和38,291元,估計未來保本售價每平米6萬。

5月18日外環郊區的一塊住宅用地以54.5億競拍成交,成為新「地王」。此次成交價的溢價率為296%,樓板價每平方米43,607元。

上海政府規定15%的面積需要自持70年不能出售,5%的面積作為保障房無償移交給政府。扣除這些面積後的實際可售面積房價為每平方米55,000元左右。按上海的房價漲勢,未來這塊土地上建成的樓盤,其實際可售部分的成本價會接近每平方米8萬。

大陸樓市房價引關注

5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勢已經擴大到二線城市。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比上個月(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5個,比上月多3個。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漲幅都有所收窄,而部分二線城市環比漲幅比3月份擴大。其中合肥市環比漲幅最高,超出了北京、上海、深圳逾2個百分點。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上海、深圳、南京、武漢推出了新的樓市限購措施,有消息說蘇州即將推出限購政策。

今年1月份到4月份大陸房地產開發投資25,376億元,持續上升。另外,在今年第一季度4.61億元人民幣新增貸款中,房地產貸款占三分之一,其中個人購房貸款占五分之一。

被業界認為是代表高層聲音的「權威人士」近日在官媒表示,大陸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過去「大力度刺激房地產導致泡沫」是一個教訓,未來需要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大陸一線樓價或繼續瘋漲 槓桿泡沫危機隱現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透露樓市政策信號
越調控越漲 大陸「地王」現象蔓延至二線城市
北京嚴查房價 天價房暴跌 二線城市樓市暴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