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效率驚人記憶法 (七)

比起死背,「理解」才是記憶的捷徑
作者:多湖輝 譯者:林曜霆
font print 人氣: 534
【字號】    
   標籤: tags: ,

 

當人們說自己「忘掉」某件事時,事實上多半是完全不曾「理解」過這件事。

不論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有多糟,其實許多案例都是因為欠缺理解而記不住,因此,記憶力的增進,主要在於是否能正確理解事物,這一點可說是不變的大原則。

在世界史裡提過史托夫人曾寫過一本書叫《湯姆叔叔的小屋》,有些學生說自己「忘記」了這本書是在南北戰爭之前或之後出版的。其實並非真的忘記,而是打從一開始就沒記住。

如果瞭解這本小說所探討的黑奴問題,是南北戰爭的原因之一,而能從歷史的流程來理解,就可以避免「忘記」。這些學生之所以忘記,就是沒有考慮到這點,而將南北戰爭與《湯姆叔叔的小屋》當成個別的知識分開來記憶。

數學或物理學的公式也一樣,如果能夠自己推導證明出畢達哥拉斯定理,那一定可以確實地記住這個數學式。

有位心理學者巴塞特,曾經以「本質層面的理解可以強固記憶」為主題,對歷史課的學生們做實驗的結果顯示,有充分理解歷史事實與意義的學生,比起理解程度較低、只知背誦史實的學生,其記憶情況是明顯地更為優秀。這個實驗也可以作為「理解有助於長期記憶」這一說法的佐證。

覺得自己生來記性就差而想放棄之前,請再一次確認是不是真的都理解了。努力地理解內容,看起來像是在繞遠路,事實上卻是通往記憶真正的「捷徑」。

─ ─摘自:《超效率驚人記憶法》方言文化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國立中央大學博士班肄業的「雨木木學習中心」陳建霖老師,30日下午接受環宇電台「美麗心桃園」節目主持人丘尚英專訪,暢談清年人的夢以及有効讀書與學習方法,該訪問將「美麗新桃園」節目播出。
  •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記憶力不好。我很好奇地詢問他們為何會這麼覺得,通常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對數字沒輒啊,所以連電話號碼都記不太住」,諸如此類地出現各式各樣認為自己記性差的答案......
  • 想要記得住,其先決條件就是「勾起興趣」。
  • 資料懂得「分類整理」,就有好記性
  • 因年齡不同,人用來記憶的方法也會有差異,因此配合年齡選擇記憶方式,才是合理有效的記憶方法。
  • 若是在實驗室裡流著汗拼命地記,在考試時卻怎麼也想不起實驗過程,最後發現自己只記得一些派不上用場的小事,那麼肯定會心痛不已。
  • 課本跟參考書都做過了,自己辛苦地記下內容,但記憶卻無法清楚地維持到考試的時候......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