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會館義診 民眾獲多項免費檢查

人氣 7

【大紀元2016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溫文清芝加哥報導)8月21日,芝加哥中華會館舉行社區免費健康義診,12位醫生和近50位來自各大醫學院的學生義工提供健康諮詢及檢查,近三百位民眾到場獲取健康資訊。

嘉賓合影。(溫文清/大紀元)
嘉賓合影。(溫文清/大紀元)
  
中華會館主席黃于紋及區一平、梅國彬等多位前主席到場協助。經文處張志強組長及僑教中心主任王偉讚也出席活動。據活動召集人吳英樹醫師介紹,現場有來自羅許(Rush)、伊利諾伊大學(UIC)、羅耀拉(Loyola)的12位主任級醫生,就大腸癌、胃癌、婦產科、內科、泌尿科、牙科等提供諮詢。
  
青年義工的組織者柳翔是羅許大學醫學院博士,參與社區義診已五六年。他介紹,當天有來自三所大學醫學院的近50名學生到場服務。現場還提供血糖、血壓、膽固醇、B型肝炎、牙齒檢查等。
  
橋港區的胡先生在報紙上看到消息前來,他感謝中華會館為民眾提供方便,「可以一次做多種檢查,不用到處跑。」另外,「對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或是有醫療保險但不包括的一些項目,比如牙齒檢查,也很好」,胡先生說。
林玠汝介紹預防B型肝炎,應從懷孕做起。(溫文清/大紀元)
林玠汝介紹預防B型肝炎,應從懷孕做起。(溫文清/大紀元)
  
義診同時還舉行健康專題講座,伊利諾伊大學腫瘤科研究員林玠汝講解「預防B型肝炎,從懷孕做起」,吳英樹醫師翻譯及講解。林玠汝介紹,亞裔B型肝炎(又稱乙肝)發病率遠高於其他族裔,平均每10~12名亞裔中,就有一人患有乙肝。在過去對芝加哥華人進行的篩檢中,約15%的人發現患有乙肝。
  
除了通過血液和體液如共用針管、性行為等傳染外,林玠汝說,B型肝炎典型的是通過母體轉播給子女。因此新生兒於12小時內,要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B型肝炎疫苗。
  
對患有B型肝炎的孕婦,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干擾素(interferon),並每三個月檢查肝功能。生產時仍可自然分娩,要注意提醒醫護人員有B型肝炎病史,並避免使用產鉗分娩或吸盤分娩。
  
梅國彬現場提問:一般人如果注射過乙肝疫苗多久有效。林玠汝答稱,注射疫苗8~10年後應該檢查是否還有足夠抗體,如果沒有,需注射一針加強劑(Booster),若仍無足夠抗體,則應三劑疫苗全部重新注射一次。
  
羅許大學的外科醫生陸明(Minh Luu)和腸胃內科醫生梅爾森(Joshua Melson)則分別介紹了胃癌和大腸癌的相關知識。◇#

責任編輯:唐明鏡

相關新聞
中華會館3月2日免費健康檢查
華人乙肝患病率高 中華會館免費檢查
美國大學橄欖球季後賽 密歇根狼獾隊奪冠
美密歇根州女子贏得300萬美元彩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