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科奧賽趨勢改變 台學生應變奪4金

台灣代表團參加2016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拿下4金,蟬聯10屆世界第一。左起選手黃家冠、劉若愉、許育綸、陳允中。(教育部提供)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8月27日訊】台灣代表團參加2016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拿下4金、蟬聯世界第一。帶團教授提到,去年起地科奧賽趨勢改變,不分科而是測驗整體「地球系統科學」概念,著重跨領域。

台灣參加在日本舉辦的2016國際地科奧賽,派出的4位選手全數奪金,且個人成績囊括世界第1、3、4、5名,寫下傲人的成就。

帶團的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沛練表示,以前地科奧賽領域劃分的很清楚,包括大氣、地質、氣象、海洋、天文等。但從去年開始,轉變為跨領域,重視「地球系統科學」的整體概念。

林沛練舉例,今年題目之一是地球科學的循環和交互作用,包括風、海水等如何影響地表。答題時各種觀念必須融會貫通,不能只討論地質過程,也要思考到大氣運動、海水運動等不同層圈的交互作用。題目很少記憶性,而著重歸納推理、邏輯思考。

今年奧賽,主辦單位安排到大學內看風力、太陽能發電,讓選手們去計算能源轉換效率。另外還安排測量野外氣象變數,並探討變數們的關係,題目非常靈活。

台灣在地科奧賽中蟬聯10連霸,林沛練說,台灣教育的體質不錯,國中、高中連貫,地科知識融入在各科課綱之中。加上台灣天然災害多,颱風、地震等,都是學生生活經驗的一部份,學習有許多便利之處。

不過林沛練說,今年拿到4金還是不容易,往年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今年只拿到2金,可見今年台灣選手表現相當傑出。(轉自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