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購匯監管加強 北京禁境外買房證券投資

人氣 3823

【大紀元2017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新的一年到來,大陸個人的購匯額度雖未縮減,但對用途有了嚴格規定,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等項目,違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專家稱,這對全球影響很大。

2016年12月31日,大陸央行外匯管理局就改進個人購匯申報管理發布相關消息稱,個人年度便利化購匯額度不變。境內個人年度便利化額度之內的購匯,憑有效的身份證件,直接在銀行申報辦理;便利化額度之外的經常項目購匯,憑有交易金額的真實性的證明材料辦理。

個人購匯申請要求提高

據多家媒體報導,人均5萬美元購匯的額度雖未縮減,但無論是在手機網上銀行、網點自助購匯機還是網點櫃檯購匯時,都需先提供真實的證明材料,填寫一份真實《個人購匯申請書》。

而且《個人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了更詳細的調查,分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諮詢服務以及其它共九大項,每個大項的後面還跟著三四條子項。

在實際操作中,在確認知曉《申請書》後,資金用途只需勾選一項。但「預計用匯時間」這一選項必填,而且強調「用匯時實際用途與原填寫的《申請書》不一致時需要重新填寫一份《申請書》。」

該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亦不得參與洗黑錢、地下錢莊交易等的違法違規活動。

違者將被列入「關注名單」,此後兩年都將被取消5萬的購匯額度外,還可能面臨逃匯金額30%左右的罰款,5萬元以下的罰款,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雖然2017年居民每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並未縮減,但是從昨日起,居民購匯流程相比以往更加複雜。

相比以往在手機銀行或網點自助購匯機上隨意勾選購匯用途即可使用5萬購匯額度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了更詳細的調查,分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諮詢服務以及其他共9大項。每個大項後面還跟著三四條子項。例如因私旅遊大項就包含了」預計進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國家、地區」兩個子項。最多的境外留學大項,包含了「學校名稱、留學國家、地區,年學費幣種、金額,年生活費幣種、金額」四個子項。

與以往不同,新年以後購匯多了「預計用匯時間」這一必填選項。《申請書》指出,「用匯時實際用途與原填寫的《申請書》不一致時需要重新填寫一份《申請書》。」

此外外匯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新年後的申報管理升級還強化了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要求銀行加強合規性管理,認真落實展業原則,完善客戶身份識別。

外匯局相關人士表示,近年大陸每年出境人次已達1.2億,個人用匯明顯增多。過去大陸國際收支個人購匯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違規、欺詐、洗錢等行為時有發生;今後外匯管理部門可對有關違規違法行為加強管理和處置。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中國大陸2016年資金流出規模之巨超出許多人的想像。在2016年三、四季度資本淨外流進一步加劇。11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減少近4,000億元人民幣,降幅創十個月新高;11月末,外匯儲備也降至3.05萬億美元,續創2011年3月末以來新低。

在此背景下,監管層已多次升級資本控制,圍堵資本外流。

外匯管理調整政策發布後,喜投網董事長黃生認為,這等於是真正的外匯儲備保衛戰打響,而且非常嚴厲,給全球股市、房市都將帶來影響。#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外媒:中共採取激進措施控制資金外流
美加息掀環球金融波動 恐加劇中國資金外流
中國民眾「搶」美元
中共嚴控資金外流 恐削弱海外投資預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