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唯一台片 《上岸的魚》挺進聖保羅影展

人氣 379

【大紀元2017年10月17日訊】由台灣導演賴國安執導的電影《上岸的魚》,繼入選多倫多、西班牙聖賽巴提昂及漢堡等國際影展後,又再入選第41屆巴西聖保羅國際影展主競賽單元(Sã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台灣電影20年來再度入選該影展競賽紀錄。

國片破20年魔咒《上岸的魚》游進聖保羅影展。(海鵬提供)

有趣的是,該片導演賴國安今天(17日)凌晨摸黑趕往機場、準備前往巴西時,突然得知電影同時也入選了美國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San Diego Asian Film Festival),將於下月舉行美國首映,讓睡眼惺忪的他大為振奮,還開心跟機組人員分享喜悅;空姐不僅為他加油,更把握合影的機會。

賴國安前往巴西參賽,空姐為他加油。(海鵬提供)

賴國安導演此行將轉乘四次班機、在飛行28小時後抵達聖保羅出席影展。《上岸的魚》(A Fish Out of Water)至今獲邀超過四個重量級國際影展競賽,除北美最重要的多倫多影展外,還包括溫哥華國際影展、西班牙聖賽巴提昂國際影展,以及德國漢堡影展。

該片這次同時受到南美洲最大的巴西聖保羅國際影展、以及美國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的青睞,也讓該片在兩個月內順利完成「游」遍歐洲及南、北美洲的創舉。尤其獲選聖保羅影展競賽片,也一舉打破台灣電影繼1997年蔡明亮《河流》之後從沒入選的「魔咒」,為台灣電影注入一劑強心針。

《上岸的魚》亦是20年來唯一入選聖保羅影展的台灣電影,本屆巴西聖保羅國際影展為強調人文與歷史的主題,《上岸的魚》劇情描述一名男孩亟欲找尋前世父母的故事,故事巧妙連結台、日歷史,並結合現代親子感情,獲得影展喜愛而獲選主競賽單元。

台、日混血年僅8歲的白潤音,首部電影《上岸的魚》便挑大樑,飾演念幼稚園的男孩怡安。(海鵬提供)

該影展還網羅今年重要大師作品,如芬蘭大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奪得柏林銀熊獎的《希望在世界另一端》、法國新浪潮之母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在坎城(陸譯:戛納)備獲好評的新片《Faces Places》都獲邀為觀摩片。

《上岸的魚》入選的主競賽,不僅是該影展主要單元,更是每年國際新銳影人的重要舞台。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的導演阿利安卓‧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就是在這裡奪獎後揚名國際。第41屆巴西聖保羅國際影展,將於10月19日開幕。

責任編輯:梁夢竹

相關新聞
台片《上岸的魚》 入選聖賽巴提昂影展競賽
臺灣影片「上岸的魚」參展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溫哥華電影節開幕放映華人故事
台灣影片「上岸的魚」及「大佛普拉斯」參展2017年TIFF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