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於和解?中韓就薩德溝通 11月首腦會談

人氣 4989

【大紀元2017年10月31日訊】 (大紀元記者洪梅韓國首爾報導) 中共十九大以後,韓、中兩國一度因薩德矛盾引起的問題或出現轉機。31日兩國同時在官網上宣布,將就 「薩德」有關問題進行溝通,並同意推動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早日恢復正常。當天,兩國還確定將於11月的APEC會議期間舉行首腦會談。

31日上午,韓、中兩國外交部同時在官網上發布就雙邊關係的溝通結果。聲明說,韓方針對中共反對「薩德」的立場重申了其部署「薩德」的本來目的(為了防禦朝核),不針對第三國,即不損害中方戰略安全利益。中方就構建反導體系、追加部署薩德、韓、美、日軍事合作等闡明了北京的立場,希望韓方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雙方商定「通過兩軍渠道,就『薩德』有關問題進行溝通」。

當天,兩國還決定舉行第二次首腦會談。韓國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南官杓3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兩國為改善韓、中關係進行協議的結果,韓、中兩國首腦將於11月10日~11日在越南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舉行會談。」兩國首腦曾於今年7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G20峰會期間舉行過首次會晤。

南官杓表示,兩國就舉行首腦會談一事達成一致是落實雙方就雙邊關係溝通結果的第一步,標誌著兩國將儘早恢復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韓、中關係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上。

據悉,美國在韓中改善關係的協議達成一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據韓國多家媒體透露,31日,青瓦台核心負責人表示,「韓國在與中方達成該協議的過程中,與美國進行了緊密的協商。」

「為了避免與同盟國美國之間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力求在協議進行過程中做到小心行事。」

該負責人還說,美方不斷向中方傳達「薩德不會針對第三國」的訊息,「對中共因薩德報復韓國表示的憂慮,主導了中方態度的變化。」

「白宮評價這一協議對解決朝核問題、維護半島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針對雙方決定不再糾結於「薩德」問題,韓媒「韓聯社」分析是出自對各自利益的考量。「韓聯社」認為,中共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進入第二個執政期,中國需要與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韓國則因「薩德」問題在經濟和文化方面損失慘重,新政府欲儘早解決上一屆政府遺留的矛盾。

去年7月8日韓美正式宣布,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以應對朝鮮核彈挑釁。結果,遭到中共的強烈反對,韓、中圍繞「薩德」的矛盾不斷激化。中共政府於是對韓國採取了一系列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報復措施,結果導致韓、中兩敗俱傷。

據美國參議院東亞太委員會委員長科里‧加德納預測,韓國因為薩德蒙受的損失大約在120億美元(約合13.55萬億韓元),韓國央行則預測,薩德將把韓國經濟增長率拉低0.4個百分點。

北京急於和解?

早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前夕,韓中面臨續簽《貨幣互換協議》之際, 因薩德矛盾韓、中兩國關係惡化,韓國原以為續簽無望,但是中方「竟然」同意續簽,令韓方頗感意外。《貨幣互換協議》是國家之間為了應對突發狀況而簽訂的最為緊密的金融合作。中方的表現被韓方看作是對兩國經濟合作發出的積極願望,以及欲改善兩國關係的信號。

本次韓中發表共同聲明前後,韓媒透露,中方對改善兩國關係 「罕見」表現積極。

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10月26日,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結束後,一位外交部相關人士向韓國記者透露稱:「(關於中韓關係)很快會有好消息傳出。」

報導稱,這對於此前一直代表中共反薩德立場的外交部而言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另外,據悉,韓、中兩國外交部共同就中韓關係發表聲明的前一天(30日),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也出現了罕見的場面。

一位記者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提出了有關薩德的問題。但這位記者是隸屬於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的記者,而非韓國記者。結果中共外交部把即將於第二天發表的中、韓關係聲明提前宣布出來。令韓方對中共外交部的「積極態度」深感意外。#

責任編輯:楊亦慧

相關新聞
薩德重啟環評或延遲部署 韓美外交面臨考驗
薩德部署現變數 文在寅的「模糊」外交?
應對朝鮮 美擬測試薩德系統攔截中遠程導彈
十九大前續簽貨幣互換協議 中韓關係好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