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0股下跌 滬指創年內單日最大跌幅

人氣 11242

【大紀元2017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1月23日,大陸股市低開低走,三大指數全面下跌,近3000隻股票飄綠。其中滬指下跌2.29%,創去年12月12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滬指今日低開低走,跌幅在臨近收盤時擴大,收報3351.92點,下跌78.55點,跌破3400點,跌幅2.29%;深成指收報11,175.47點,下跌3.33%;創業板指數收跌3.16%。

《香港經濟日報》的消息顯示,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554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滬市成交額2705億元、深市2840億元。

從板塊來看,行業板塊全線下跌,民航機場、保險、白酒、玻璃、航天航空、家電等行業板塊均跌逾3%領跌,醫療行業、船舶、電子元件、交運設備等均跌近3%,而權重銀行板塊也大跌逾2%,資源板塊跌幅較小。兩市近3000股下跌。

鳳凰財經援引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此的評論說,股市這次下跌與前一次有一些差別,前一次滬指下行主要是績差股下挫而藍籌股依然在上行;這一次是績差股的下行加上藍籌股的調整,黑五類和藍籌股之間形成共振效應。

金融學博士、前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陳光磊分析認為,今天上證指數(滬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均大幅下跌跟近期資金面偏緊,金融監管和金融去槓桿趨嚴有關。

和信投顧則認為,今天大跌的原因在於:1. 上海綜指在權重股拉抬,響應者少是主因;2. 存量資金博弈市場,主力資金淨流入持續為負;3. 市場預期股票擴容增加,邊緣化品種增多而落。

中金則認為,債市收益率上揚、金融監管和去槓桿趨嚴等因素更加敏感引發市場回調。但這些因素對情緒的衝擊大於實質的利空,市場短期的調整依然是良性的。

對於A股後市的發展,《香港經濟日報》則認為,金融監管加強防控風險以及年末資金緊張,造成滬指在高位回落,預計短期大市將延續大幅波動調整走勢。

聯訊證券分析師認為,臨近年底,增量資金難有明顯增加,因此行情多以場內存量資金博弈為主導,導致指數波動幅度加大,另外年底機構面臨一定的套現壓力,這些都會導致股市波動。#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共放鬆外國股權限制 外媒分析可能是陷阱
科技股領漲 標普指數衝破2600點關口
台股創波段新高後拉回 爆出6年多大量
台股刷新27年新高 匯價再現2字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