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內血塊釀失憶 張兆志妻:每天當最後一天過

人氣 6832

【大紀元2017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孝貞綜合報導)台灣藝人張兆志和許允樂今年5月登記結婚,許允樂最近推出新書《只是想活得漂亮》時,對外透露,20歲時因父親癌症早逝,擔起家中生計勞累過度曾跌倒4次,腦內有血塊,造成暫時性失憶。

許允樂因跌倒腦部有血塊,她有時剛跟老公吃完飯,回家還會問「等一下要吃什麼?」她說,「我把每天都當人生最後一天過。」以前爸爸不在,哥哥還在念研究所,她不得不扛起家中經濟重擔,曾當過實驗室總監、咖啡店老闆、台北市議會助理,以及品牌行銷。

張兆志與妻子許允樂升格為夫妻的第一個聖誕節。(許允樂facebook)

談起老公張兆志,許允樂表示,夫妻倆雖都有主見,但為了愛彼此都願意去溝通。希望兩人老了以後,自己可以先走,「等我走後,也希望他再找個伴。」

對於健康狀況,許允樂在臉書上回應表示,「當時採訪書中提到的昏倒部分內容,事情發生在3年多前,暫時性失憶、手忽然沒力、眩暈嘔吐等症狀是嚴重發生在後面的半年至8個月左右,後來的追蹤、治療、飲食習慣調整、養身、睡眠充足、工作量減低,都讓我漸漸好轉。一直到3年後的現在,我已無大礙。」◇

責任編輯:辛幼安

coffee-break-divide-line-600x56-600x56-1-600x56-1-600x56

短暫失憶輕視不得 或是其他病症前兆

《內經》指出,人本身的陰陽氣血不平衡會影響記憶力,而情志方面的不平衡,也是重要原因。(Fotolia)

【大紀元2017年05月20日訊】所謂的短暫性失憶是指片段性的記憶突然消失,卻又能在24小時內找回記憶,台灣醫師提醒,短暫性失憶與記憶力不好是兩回事,短暫性失憶恐怕是其它病症的前兆,輕視不得。

據中央社報道,根據研究,短暫性失憶多發生在3種人身上,平時情緒易激動、偏頭痛患者、靜脈回流不佳。

經商多年的劉姓台幹與許久不見的朋友相約假日敘舊,兩人談笑風生一整個下午,劉姓台幹被老婆催促才不甘願離開,沒過多久劉姓台幹又出現在朋友家門口,劉姓台幹好似沒來過朋友家,又重新給了一次禮物,再度寒暄,朋友一陣錯愕,而後告訴他已經來過了,劉姓台幹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說,劉姓台幹是他收治的患者,當時來到急診,能夠知道自己的名字、住哪、做什麼工作,也認識自己的老婆,卻對剛才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不斷問「現在幾點?」、「我們在哪?」等問題,給他答案後卻又忘記,沒過多久又會再問一次。

於急診處理,經過核磁共振等檢查後,證實是「短暫性失憶」惹的禍,胡朝榮解釋,所謂的短暫性失憶是指片段性的記憶突然消失,卻又能在24小時內找回記憶,發生過程如同鄉土劇,往往都「非常戲劇化」。

根據研究,短暫性失憶多發生在3種人身上,平時情緒易激動、偏頭痛患者、靜脈回流不佳。胡朝榮說,臨床觀察通常中年女性較容易發生,一旦發生過一次,有15%的機率會再發生第2次,間隔時間恐長達1年以上,不會頻繁反覆發生。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賴達昌表示,短暫性失憶的致病原因,主要是腦內顳葉的小血管發生阻塞或是出血,壓迫到記憶區,血管阻塞、出血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被人體排出後,失憶症狀才會解除。目前台灣沒有正式的患者調查,從臨床上推估,約1000人中會有1人曾發生過短暫性失憶,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主要與血管退化有關。

日本大學醫學系神經內科教授大石實發表過〈短暫性失憶〉文章中指出,若使用核磁共振(MRI)檢測,短暫性失憶通常會被診斷伴隨癲癇、頭部外傷、中毒、情緒障礙、低血糖等症狀,但多數患者並不認為短暫性失憶可能伴隨其它疾病,認為「記憶可以被找回來」應該不是疾病,放任不管卻可能延誤其它疾病治療的可能性,建議一旦發生過短暫性失憶應該立即到神經內科檢查。

賴達昌指出,短暫性失憶多數被討論與中風有其關聯,都是腦血管阻塞或是破裂引發的反應,差別在量體的多與少,多數研究都認為短暫性失憶可能是中風的警訊;癲癇則是與短暫性失憶呈現的症狀類似,但發生原理不同,癲癇患者會突然吃飯吃到一半,拿著筷子發呆放空,對於周遭沒有反應,短暫性失憶也會發生語塞,忘記稍早發生什麼事的反應,不過,癲癇屬於腦部不正常放電,短暫性失憶屬於腦部血管出血或阻塞所致。

學界現在也在討論短暫性失憶是否與血管性失智症有關,至今尚未獲得證實,不過建議民眾有短暫性失憶應立即就醫。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張兆志分享哈雷樂趣 愛重機勝過女友
張兆志爆料美女借浴缸 坐懷不亂不越矩
《心靈勇氣》在台試片 張兆志楊力洲力挺
孔令奇小馬張兆志  跳超萌版《可愛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