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玉石市場逾三成產品被驗出是假貨

人氣 2173

【大紀元2017年03月14日訊】許多人到江蘇遊玩喜歡購買玉石,然而近期對當地玉石市場的抽查顯示,有超過三成的玉石不合格,售價500元以下的玉石更是有近一半產品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問題。

3月13日,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2017年一季度對市場在售「天然珠寶玉石產品」的抽查分析報告, 100批次來自商場、超市、旅遊景點、賓館等實體店和電商、電視購物等90家單位的抽檢產品,合格67批次,合格率為67%。

從產品價格分布上來看,價格不足500元的產品合格率52.9%,而價格在500元-999元的產品合格率為63%,1000元-1999元的產品合格率66.7%,2000元以上的全部合格。

而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標識不合格等方面。

以假充真,指的是用人工寶石或低檔寶石假冒高檔寶石。比如,用玻璃假冒碧玉、貓眼等天然寶石;用合成寶石等假冒天然寶石,用養殖珍珠假冒天然珍珠;用低檔寶石的人工處理品假冒天然寶石等。有9批次產品存在此問題。

以次充好,是指用質量較差的寶石經過人工處理美化後冒充高品質天然寶石。比如,用劣質翡翠經過漂白、充填或染色後冒充高檔天然翡翠;用劣質石英岩經過染色後冒充天然石英岩。有13批次產品存在此問題。

還有9批次產品存在標識不合格問題。例如,「阿富汗玉」,未按規定以珠寶玉石基本名稱命名,而是以產地標註,經鑑定實為大理石。

此外,在江蘇省質監局公布的抽查不合格企業名單中,無錫市南禪寺有2家實體店的抽查珠寶產品不合格。而1號店、京東、蘇寧易購也都查出有店鋪銷售的珠寶玉石產品不合格。

近幾年,大陸造假猖獗,翡翠因受華人喜愛,價格不菲,難逃被仿造的厄運。2013年起,「爛石頭經過加工變成了翡翠玉鐲」,「翡翠玉鐲可以造假,長期佩戴可致癌」等說法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有陸媒披露了翡翠的造假過程。這些假翡翠,原料只是一些不值錢的石頭料,製作者先用強酸以及包含大量放射元素的化學製劑浸泡石料半個月,浸泡過後放入真空高壓注膠機,用劇毒的化學物品注膠。最後,用染色劑染色,再打蠟拋光,一隻看上去品質上乘的翡翠手鐲就製作完畢。但購買這種假玉鐲的人不僅傷財,更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香港到大陸平價旅遊團遇「假寶玉」
國內假貨多 中國人買高檔貨50%購自海外
馬雲說假貨勝真貨 LV愛馬仕等品牌怒了
上海知名假貨市場關門 近千商家被迫清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