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斯德哥爾摩》之

電路維修記

文:浩然

人氣 121

【大紀元2017年03月07日訊】來瑞典好幾年了,也沒有因為維修電路請過電工。但是該發生的總歸是逃不過的。這不,我經營的小店前兩天就發生了電路故障。

故障求助

突然跳閘了,這以前也發生過,把閘復位就可以了。但這次不同,復位之後,只有一部分區域有電,另一部分還是沒有電。拍了照片發到微信群裡問有沒有人能解決。很快有人回應了,但他人在國內,只能從原理上分析一二,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還得另想辦法。

網上找維修公司

從網上搜斯德哥爾摩市內的電路維修公司,我想排在Google前幾位的也許是比較大的公司,就試著打了一個。

我先是介紹了情況,然後把朋友的判斷——保險絲斷了——也告訴了他。然後告訴他地址,問大概的價格,他說人工費2,600克朗,車費560克朗,增值稅另加,而且不能保證修好,因為情況也許不像我說的那麼簡單,如果很複雜,那還要看用的材料和工時追加收費。我一聽也太貴了,無法接受。但是以防萬一找不到更好的,就當是備選吧,順便問了一下他們哪天可以來修。他說:「明天可能能擠出一點時間,大約40分鐘,但不能保證,如果正式預約,就要排到一週以後。」這時間也沒法接受,就沒有預約,等問問別人再看。

問問業主委員會

我又想到業主委員會經常和我聯繫的大姐,她那裡應該有長期合作的維修工吧!

一問,還真有,她給了我維修工的姓名和電話,但同時也墊了一句話:「你問他試試,也許他能幫上忙。」我心想,這瑞典人還真含蓄,什麼都不打包票,長期合作的還有啥問題呀!結果一聯繫才知道,人家大姐還真不是假客氣,是真沒譜!打電話沒人接,發短信沒人回。等了一天,一看不行,再問業主委員會的大姐。要說這位大姐是真熱情,親自打電話。結果還是沒人接。大姐也沒招了,建議我上網找,我說我找過了,太貴了。她說,你縮小區域,就搜這個區域的,節省路費也省時間(因為路上的時間也是算工時的)。

再次上網找

她這個建議挺合理,我立刻照辦。很快就又找到一家公司。一問報價,車費果然降下來了,只要300克朗,人工費按小時收,650克朗一小時,不含稅。但也是這週排滿了,要下週才行。

我覺得這個好多了,但也沒立刻預約,想再找一家問問。

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突然想到自己住家附近就有一個電器維修公司,經常路過,但沒打過交道。索性死馬當作活馬醫,問一下也沒損失。就直接到他們的辦公室去問。我剛把情況說了一半,接待我的那個五大三粗的電工就哈哈笑著說:「經典問題!保險絲斷了!」然後問我:「你的電表在哪裡?」我說:「不知道,不在我的店裡。但我的店裡有接線盒,我想應該打開接線盒換保險絲。」他很肯定地說:「你說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總的保險絲斷了,它不在接線盒裡,在電表的旁邊。所以如果你沒有進到配電室的鑰匙,我們是不會去的,那是白去。」

聽到這兒,我不禁暗吃一驚,憑直覺我相信他說的是對的。但是前兩家公司都沒提這個事啊!那麼如果我用了那兩家公司,第一趟肯定是白來了,因為臨時到哪裡去找配電室的鑰匙啊?但是他們的每一分鐘都是算錢的。他們來一趟,活兒沒幹,可錢照收。那我這錢只能是白花了。看著面前這個爽朗的、滿臉自信卻沒有一絲心計的瑞典人,我知道我來對了。然後我問到價格——600克朗一小時,含稅。他們是三家公司中最便宜的。當我問到路上的時間是否也計費時,他很不好意思地說:「是的。」而且追加了一句:「車費也要算進去。」我問:「如果我開車送你去,是否能免車費?」他很乾脆地回答:「當然可以。」其實他要想賺車費,完全可以拒絕,藉口是現成的——他的工具車裡有很多工具,沒準要用哪個,不可能都挪到我的車裡。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傳統瑞典人——憑自己的技術吃飯,以自己的技術自豪,而不會利用顧客的無知去賺錢。當然他認為他的技術值這個價,也就不會降價。甚至會認為砍價是對他的侮辱,寧可不要這一單生意。

國內某些行業的惡性循環

但是我在國內見過太多與此相反的例子。就以裝修為例,明明顧客已經把價格壓到沒有利潤了,但裝修隊仍然願意接,就是因為他們期望從其它方面再把利潤摳出來。於是以次充好、偷工減料、虛報材料價格和用量,這都是利用顧客的無知在賺錢。而他們真正值錢的技術卻「免費」提供。

於是一個惡性循環形成了。工人因為技術不值錢,所以鑽研技術沒意義,只要看得過去就行。顧客在這方面也沒太高要求,因為畢竟太便宜了。但是從材料上賺錢已成為公開的祕密,這裡就成了利益爭奪的焦點,顧客與裝修工之間的信任度也降到了冰點。猜忌和爭吵常常貫穿整個工作過程。經常鬧得不歡而散,為此訴諸法律的也屢見不鮮。

國內的旅遊行業也是因為壓價過低。很多導遊接到旅遊團時是零收入,甚至是「負收入」(花錢買團)。那他要想掙出自己的工資,都必須想出各種招數從客人身上「榨」出錢來。而客人也不傻,一路上鬥智鬥勇,本應開心的旅行變成「嘔氣之旅」甚至是「投訴之旅」。

究其原因,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相互壓價是主要原因,但顧客不管質量一味追求價格便宜的畸形心態也是重要因素。

根源在哪裡?

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太多了造成的。其實不對,無論人多人少,有利益就有競爭,但採取何種方式競爭,不是以人數決定的,而是以人的道德素質和技術水平決定的。就算只有兩個競爭者,只要互相壓價,一樣可以血本無歸,兩敗俱傷。但是如果你的技術過硬,服務周到,就算面對一個只會壓價的競爭對手,你也不必擔心,最後和他鬧得不歡而散的顧客都會回來找你,同時這些顧客會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心甘情願支付合理的價格。

所以從業者和顧客雙方面的理性和成熟才是維護一個行業正常運行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參與的人越多這個行業就越繁榮,它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享受)就越大。

相反,就算人再少,如果大家都相互欺詐、人人為敵,最終就是所有的從業人員和顧客都會身心俱疲、人財兩空,同時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

責任編輯: 童景

相關新聞
北歐生活:不守交規的瑞典人
北歐生活: 瑞典人如何維護傳統
北歐生活:在瑞典考駕照的經歷(一)
北歐生活:在瑞典考駕照的經歷(三)教練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