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7萬平米污水滲坑 治理費至少需2億元

人氣 933

【大紀元2017年04月24日訊】河北廊坊、天津靜海的污水滲坑曝光後,民眾及輿論持續關注。然而致污容易治污難,有環保專業表示,河北17萬平米滲坑的治理,至少需要投入2億元資金。

多家污染企業曾聚集滲坑附近

近期被「兩江環保」曝光的「超級工業污水滲坑」,位於河北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南趙扶村。據《新京報》報導,據多名南趙扶村村民介紹,這些大坑開挖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面近17萬平方米的大坑(即磚廠坑)是村民集資修建磚廠時取土而形成,南側靠近村子的大坑(即化肥廠坑)是因村民取土墊宅基地形成。

上世紀七十年代,村北側又建了化肥廠、磷肥廠。「一颳西北風,大煙囪排出的紅白煙霧就會飄進村裡,那味道噎嗓子。」村民孫進(化名)說,沒過幾年,兩個廠子在村民的反對下接連關停。後來,化肥廠附近的地方又建起了生產樹脂的化工廠。

2010年前後,更多工業企業聚集在村北側。村民孫振(化名)說,當時電鍍廠就有五六個。「沒有人處理污水,都是直接排在地表和坑裡。」兩三年前,電鍍廠逐漸搬走。

村民們真正開始關注「污水滲坑」,源於那一罐罐外來的廢酸。2011年至2012年,臨近的大城縣旺村鎮村民李某某叔侄,多次從外地拉來廢酸傾倒於兩個滲坑中,經調查,二人共計傾倒廢酸6.1噸。

孫進說,廢酸倒入滲坑後,明顯感覺到井水更鹹更澀了,煮開後會漂起白沫,煮一鍋稀飯,能撈出半碗白沫來。

滲坑的治理需要巨額資金

對兩個污水滲坑,大城縣官方聲稱也曾治理過。小坑治理的過程十分簡單,先把小坑污水抽到大坑,然後叫來推土機把小坑淤泥推到角落,撒上生石灰,就算處理完了。至於是否有效,參與治理的村民表示,他們也不知道。

大坑的治理並不順利,達不到效果,工期還斷斷續續,2016年6月停工了,剩餘三分之二的大坑基本沒有任何處理。廊坊碧水源公司負責人說,沒錢開工了,專家前期預估時,沒想到水污染程度那麼大,該滲坑屬於高濃廢水污染,裡面的鐵、磷、氨氮等都嚴重超標。

大陸環保專家彭應登對此表示,治污公司對污水的來源與水質狀況摸得不徹底,因此治理方案出現問題。

據他介紹,目前環保界對污水滲坑的修複方法分為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原位修復指對污水滲坑就地修復,異位修復則是在滲坑旁邊建污水處理設施,把滲坑的污水、土壤、地下水移出進行處理。但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均面對修復時間長、資金投入大的問題。

彭應登說,以17萬平方米的污水滲坑為例,在深度未知的情況下,以17萬立方米計算,一立方米的修復需要1000元,17萬立方米就需要1.7億元,加上處理裝置的投資等等,資金投入可能超過2億元。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呂錫武說,如果污水已經滲透到地下含水層,要治理的話,得看當地含水層換水需要多少年能換過來,還要先對這片地區的含水層進行評估,視情況而定。

而實際上,滲坑中污水早已滲透到地下含水層,村民從家中8米深水井打出來的水都是紅色的,更令人憂心的是,南趙扶村近幾年罹患癌症的村民越來越多,僅今年村中已有五六個人因癌症而死。#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外媒關注中國有毒大米 土壤污染成「國家秘密」
大陸土壤污染嚴重 被迫繪製重金屬「人類污染圖」
中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超八成遭污不能飲用
中國80%的地下水被嚴重污染不能飲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