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步創始人為何遭遇「逼宮」?

人氣 75
標籤:

【大紀元2017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和綜合報導)迫於投資人的壓力,優步創始人之一兼CEO卡蘭尼克在上星期開始「無限期休假」後,星期二晚間宣布辭任CEO一職,不過他仍是董事會成員。《紐約時報》報導說,有五位優步的主要投資人對卡蘭尼克施加壓力,這五大股東的股份雖然加總起來只有25%,但由於有特殊加權股票,這五家加起來的可投票力量高達40%,最終成功「逼宮」卡蘭尼克,成為優步今年以來多重危機下人事大變動的最新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星期二(6月20日)迫使優步(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下臺的五大股東是Benchmark、First Round Capital、Lowercase Capital、Menlo Ventures和Fidelity Investments。這些投資人給卡蘭尼克寫了一份名為「讓Uber向前走」(MovingUberForward)的信。

在信中表達了公司需要全新的變革,而變革的首要條件是卡蘭尼克必須辭職。卡蘭尼克與至少一位董事會成員商討了一段時間,並與投資人們爭辯了數個小時後,做出了退讓,同意辭職。上星期,卡蘭尼克公開表示自己將無限期休假,並打算調整好後再重回公司,但這顯然無法讓投資人滿意。

「我熱愛優步勝過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我人生的這個艱難時刻,為了能讓優步重回正軌,我決定接受投資人的要求,讓優步能在其他人領導下步上正常軌道。」卡蘭尼克在聲明中表示。外界分析認為,投資人希望建立新管理團隊,但如果公司創始人留任,新管理層將難以完全說了算,因此上演了這場「逼宮」大戲。

優步今年陷入了醜聞和危機:公司高層不斷出走、女員工被騷擾、監控執法人員的信息、CEO辱罵優步專車司機、無人車撞車事故、被谷歌(Google)旗下自駕車公司Waymo控告竊取機密──卡蘭尼克曾公開承認自己治理無方。卡蘭尼克辭職之後,誰能夠帶領優步走出泥潭呢,這是一個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優步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對很多乘客來說,優步和其他類似的共享乘車軟件的優勢顯而易見,比出租車便宜、車也更乾淨和高檔、司機更有禮貌、電子付款簡單明瞭,都吸引了認可「共享經濟」的新一代。2009年創立的優步也無疑是共享經濟的先鋒,目前價值700億美元、在76個國家運作的優步也依然是共享乘車領域的龍頭。

但有分析認為,出租自家汽車的優步和其他共享經濟模式,如出租自家房屋的Airbnb,都面臨法律和監管方面的先天不足,這讓優步幾乎從誕生一開始就面臨一系列法律問題並被政府的監管部門以懷疑的目光注視,而為了避免法律問題和監管可能帶來的額外開支和收益減少,優步不斷的在合法和非法之間「遊走」。

《時代雜誌》評論說,性情急躁、好鬥的優步前CEO卡蘭尼克是優步面臨的「灰色」環境的產物,因為優步的產生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立法者、員工、客戶以及行業競爭者。但這種性格帶來的就是導致了一種「侵略性」的企業文化,並滋生了諸如壓搾、歧視員工,施壓立法和監管者等嚴重問題。

而當「灰色」逐漸變得黑白分明的時候,卡蘭尼克的離開就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必然。文章說優步走過的路以及未來的路將成為商學院研究的範本。但優步面臨的問題是矽谷高科技公司們一直面臨的:就是技術帶來的改變速度可能遠遠超過法律、政府和公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而對於卡蘭尼克本人來說得到的教訓是,儘管所有的公司領導人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奸詐」和強勢,例如蘋果的喬布斯曾被稱為「暴君」,微軟的蓋茨在領導視窗操作系統壓垮所有競爭對手的過程中也展現了不擇手段的一面,但他們都逐漸做出了改變,因此卡蘭尼克也必須做出改變。

但《時代雜誌》的文章說,還不到41歲的卡蘭尼克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創始人中屬於「老人」,他能不能經歷目前的「放逐」而成長為一個全新的人,將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科技公司創始人被迫下臺還有誰?

卡蘭尼克被迫放棄自己創立公司的管理大權,但他顯然「吾道不孤」,有眾多更知名的高科技「大腕」也和他遭遇同樣的命運:他們中有大名鼎鼎的創立蘋果公司的喬布斯,也有華人熟知的創立雅虎的楊致遠。《華爾街日報》表示,對這些公司而言,有的在創始人離開後大獲成功,但更多的並無起色;那些沒有起色的公司,很多都想起過重新徵召被趕走的創始人,有的回來後公司再創輝煌,但更多的面臨「無力回天」的悲哀。高科技行業潮起潮落,沒有永遠的王者,但也沒有注定的失敗者。對卡蘭尼克,他會追隨誰的腳步呢?

蘋果公司的喬布斯

如果說現在的卡蘭尼克希望有一個榜樣來激勵自己,蘋果(Apple)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Steve Jobs)無疑將是他的楷模。時間拉回到1985年,那時同樣「年輕氣盛」的喬布斯想要把當時的蘋果CEO斯卡利(John Sculley)開除——後者是喬布斯兩年前剛剛從百事(Pepsi)以一句「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要改變世界」挖來的,但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最終的結果是喬布斯本人被踢出自己一手創立的蘋果。

當然後面的事情已經是矽谷的傳奇了,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帶領蘋果開發出了iPod和iPhone等「改變世界」的產品。喬布斯2005年曾這樣描述被迫離開蘋果的經歷,他表示事後發現被開除「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好事」。

雅虎公司的楊致遠

相反的,如果有卡蘭尼克最不想成為的「偶像」,創立雅虎的楊致遠可能會名列其中。他不是一次,而是兩次被「趕走」,先是2008年被迫辭去CEO,原因是他拒絕了微軟450億美元的收購,讓股東們大為光火,但他留在了管理層和董事會,但到了2012年,他又因成為雅虎尋找買家路上的「絆腳石」而被迫辭去雅虎董事會及所有在公司的職務。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或者楊致遠會重新考慮當時的收購提議,今年雅虎被以4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威瑞森(Verizon),不到10年其身價下跌了90%。而且因為陷入天文數字資料失竊的醜聞讓形象嚴重受損,連雅虎的名號如今都走入歷史,變成「Oath」。

其他還有誰曾被趕走?

除了上面兩個最著名,表現也處於兩個極端的「被開除」的高科技公司創始人,其他曾經經歷和卡蘭尼克同樣命運的還有很多。如推特公司的共同創辦人Jack Dorsey在2008年離開管理層,2011年回歸,並在2015年重新成為CEO,但他回歸後公司表現平平。

此外,生產黑莓手機的「行動研究(RIM)公司創辦人Mike Lazaridis在2012年因黑莓在和蘋果與谷歌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中節節敗退而下臺。但他和另外一位共同創辦人的下臺並未挽救黑莓手機,如今黑莓已經退出手機製造市場,而集中在「移動軟件」市場。

《哈佛商業評論》:優步的問題無法「修復」

儘管優步目前的危機還沒有過去,但美國的商學院們顯然已經迫不及待的對優步展開「解剖」。《哈佛商業評論》(HBR)星期三發文表示,連續不斷的醜聞接踵而來,其中部分固然和原CEO卡蘭尼克的「領導風格」有關,但優步的問題出在更「根子」上。

該文作者Benjamin Edelman是哈佛商學院商業管理專業的副教授,他表示,優步的問題恰恰出在其核心競爭優勢上:優步的商業模式就是「違反法律」,而因為其發家就是靠有意的「非法」,所以很難改變其企業文化成為遵守規則。

文章說,優步雖然是行業的領頭羊,但其技術上和商業模式上並沒有核心優勢,很容易被其他人模仿。因此其「優勢」的關鍵就是不必遵守其他競爭者必須遵守的法律和規則,例如其旗下的司機無需使用商業保險,商業註冊,商業牌照,也無需遵守背景調查等等無數規管商業車輛的法律。

這讓優步對出租車行業占據了巨大的優勢。但這樣做從一開始就是違法的,而優步的「獨特競爭力」就是為這種「非法」辯護。他們的策略包括通過律師、司機、乘客營造出優步代表了創新和進步的氛圍,並成功將水攪渾,讓「非法」成為常態(這是否有些似曾相識呢?)。文章說,這才是優步高層醜聞不斷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應該也不在乎那些法律是應該遵守的。

文章最後表示,公司通過違法來獲得競爭優勢在商業領域可以說是常態,眾多名噪一時的商業醜聞即是最好的例證。但作者懷疑優步是否和那些公司一樣,有可能被「修復」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司。作者表示,現在是監管者「關閉」優步的時候了,並認為關閉優步不代表扼殺其引導的商業模式,而是讓這種模式能夠真正長期發展下去的唯一道路。◇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助Uber合法化 鼓勵小黃創新 台交長:雙軌並行
政府若不撤資Uber  小黃續抗爭
營登資訊軟體業 Uber違台交通部認定
上百計程車主抗議Uber 台灣將跨部會研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