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高考」養活的小鎮 房租高漲直逼北上廣

人氣 8075

【大紀元2017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在大陸高考之際,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安徽毛坦廠中學再被聚焦。陸媒報導,依附著該中學,毛坦廠鎮是中國唯一靠「高考」養活的小鎮。

催生當地經濟 房租直逼北上廣

6月7日,搜狐網發表文章稱,依附毛坦廠中學,安徽六安市毛坦廠鎮靠高考養活。 這個偏僻小鎮總人口5萬,其中本地戶籍僅1萬多人,剩下3萬餘的外地人中,學生與陪讀家長1萬多,從外地來「服務」家長學生的生意人1萬多。

十餘年來,成千上萬望子成龍的父母將孩子送來,學校住宿不足,許多父母就在當地租房「陪讀」。年年周而復始,讓毛坦廠鎮的經濟攀附於毛坦廠中學這棵大樹之上。

其中,3萬學生和家長,保守估計,每人每天在鎮上消費10元,全鎮第三產業一天的營業額至少30萬。

該校學費每年收入過億。以2014年為例,毛坦廠中學應屆畢業生5,000多人,補習中心的復讀生8,000多人,合計1.3萬人左右。根據收費標準,文科分數達500分以上的復讀生,半年學費為4,500元,高考分數越低復讀費越高,最高的一學期為4.8萬元。

有本地人一年租金可賺40萬。每年,數以萬計的外地學生和陪讀家長湧入小鎮,催生出火熱的「房地產經濟」,房租已直逼北上廣。

目前,鎮上最便宜的一間房租金一年約四五千,最貴的兩萬多元。如果在中學附近擁有一棟五層樓房,共28個房間,每間每學期均價8,000元,每年帶來將近40萬元的收入。當前租金還在以每年500~1,000元的幅度上漲。

有店家每天能掙3萬元。學校門前的學府路及附近幾條小巷都是小飯館、大排檔、超市、文具商店。校門口賣烤串的一小攤販,最多一天能掙400元,一月收入過萬。

當地政府關停了鎮上所有的娛樂場所,包括網吧,因此網絡下載、給mp3充電、上網買東西,在當地均是生財之道。有時,這樣一家的淘寶店每天能掙3萬元。

高考結束,忙碌的小鎮才會安靜下來,這也是全國唯一每年都「放暑假」的小鎮。

「魔鬼訓練營」培養「考試機器」

據陸媒報導,2005年,毛坦廠中學本科上線人數一舉突破1,000,隨後每年以近千人的增幅上升,到2016年已連續3年本科上線人數超1萬,本科上線率超90%。每年6月5日,毛坦廠中學均是28輛大巴載著學子前往六安市參加高考。

同時,毛坦廠中學以高壓苦讀、嚴苛管理著稱。學生不准使用手機或筆記本電腦、不准談戀愛、宿舍裡沒有電源插座……該校野蠻的管理、教學方式,引發輿論非議,該校因此被人稱為「地獄」、「集中營」,培養出來的學生被戲稱為「考試機器」。

大陸微信公眾號「政知見」6月7日發表題為「毛坦廠中學是怎樣煉成的?」一文稱,這樣的高中在學生心裡都堪稱「魔鬼訓練營」。毛坦廠中學的備考生,一天要在學校度過16個小時,早晨6點起床,一天的課程後進行晚自習,將近11點才能走出校門。很多學生回家後還要熬夜看書。

報導稱,更多的質疑聲聚焦在中學的辦學理念上。有評論認為,學校「流水線」式的訓練方式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楊東平表示,像毛坦廠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有五宗罪,如助長應試教育和升學率評價,收取高額擇校費,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有違人性等。

據陸媒日前報導,今年毛坦廠中學共有一萬餘名學生參加高考。6月5日上午,毛坦廠中學同樣有28輛送考車送考。近萬名考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在馬路邊歡送,場面壯觀。

網民跟帖稱:高考工廠又加工出一批產品了;上述場面好可怕,那些孩子就像是生產線上的產品;畸形的教育制度,一考定終生,高考毀了多少代人……

大陸高考和應試教育遭質疑

一直以來,大陸高考成了學生的「獨木橋」,學生和家長都壓力巨大。近年來,大陸高考人數下降。

鳳凰博報去年6月3日發表知名評論人風青楊題為「百萬高考考生『棄考』為什麼?」一文稱,據統計13個省分當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均下降。早在2014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曾介紹,近5年,全國高考棄考率均約為10%。2014年棄考人數約百萬。

文章稱,放棄高考的很大一部分考生是選擇出國讀書,這折射出他們對本國教育的不信任。多少年來,高考各地錄取線相差懸殊、異地參加高考困難、加分形形色色,以及繼而出現的高考移民、高考舞弊、權力尋租亂象,正在蠶食高考的公信力。

此外,功利的教育、低質的教學、貶值的文憑,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應有的競爭力。更可怕的是,不少高校為一些「特殊」學生獲得「注水文憑」提供各種便利。中國的學位含金量不斷下降。

另外,中共一直推行「應試教育」,即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水平,學生因此缺乏獨立思考和實際操作能力,下面是兩個典型例子。

2015年4月23日,在北京最好的學府讀到博士後,去美國一著名大學又拿了博士後的留美女博士小蘭被遣返回國。她在美國企業工作,因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先後被辭退。她稱自己只會讀書,其它什麼都不會。

同年9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三女生小敏因多門掛科被學校勸退而墜亡。其遺書稱,她除了讀書不知能幹嘛。

網民就此表示:她們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犧牲品,中國的教育制度是罪魁禍首,高分低能兒層出不窮。《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報導,大陸30多年的高考出了1,000多個狀元,「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國家精英級的人物,也無一人成為行業領軍人物或國際大師。#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安徽「高考工廠」映出底層中國人的悲哀
北大院長面試學霸:像一個模具打造的家具
顏丹:「低齡留學熱」再證中國教育的無力
大陸高考來臨 安徽毛坦廠中學萬人送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