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國廢鋼出口同比暴增954倍

人氣 612

【大紀元2017年07月24日訊】今年5月份,大陸廢鋼出口量同比增長954倍,同時,大陸廢鋼煉鋼比僅為11%左右,遠遠低於世界比率。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這種綠色原料利用率低,現行政策是主因。

21世紀經濟報道7月23日報導,中共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中國廢鋼出口量再次激增至8.0345萬噸,同比增長954倍,環比增長4.3倍。這是在廢鋼出口要徵收40%關稅的前提下的增長數據。

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廢鋼總體出口量還不足千噸,更早之前,中國廢鋼的年出口量也不過1,000噸左右。

大陸廢鋼之所以出口大增,價格是一個重要因素。以今年5月26日為例,東亞市場廢鋼的價格為230美元/噸,印度市場的價格是267美元/噸。同期大陸廢鋼有代表性的廣州價格是1,160元人民幣/噸,相當於171美元/噸。

但是,中國一邊大量出口廢鋼,另一邊卻在大量進口廢鋼。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冶煉原料處總設計師李曉表示,從總量上看,中國仍然是廢鋼淨進口國。李曉說:「現在每月出口量剛剛超過萬噸級別,但中國每月進口廢鋼都在20萬噸左右,去年全年進口量是216萬噸。」

鋼鐵的主流生產工藝可分為兩種:長流程(從鐵礦石和焦炭到生鐵再到鋼材)和短流程(從廢鋼到鋼材)。目前在中國,長流程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作為廢鋼消化主力的短流程電爐,其鋼產量在中國占比僅為7.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種生產方式使中國鋼鐵業嚴重依賴鐵礦石進口,中國在2016年進口了全球65%的鐵礦石。

對目前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以高-轉長流程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中國鋼鐵業。中國金屬學會冶金技術經濟分會祕書長湯毅認為,這樣的原料結構並不合理,他說:「我們千里迢迢把礦石從巴西運到中國,用高排放的方式煉鋼,現在又以這麼低的價格把優質的廢鋼出口到海外,相當於把污染留在中國,卻把好的資源送了出去,這是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中國應該大幅提高廢鋼利用率。」

相對於鐵礦石冶煉,廢鋼融化再利用是一種更為節能環保的綠色資源。有研究表明,與長流程相比,電爐短流程的廢氣排放量下降95%、固廢排放量下降65%、廢水排放量下降33%、總排放量下降61%。

然而當前中國的廢鋼煉鋼比僅為11%左右,遠遠低於世界51.6%的平均值。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廢鋼煉鋼比已達到70%左右。

李曉認為,使用廢鋼煉鋼的阻力一方面是成本,一方面是中共的現行政策。因為對電爐煉鋼的電價沒有優惠,在同樣條件下,鋼鐵企業用廢鋼煉鋼比用鐵礦石煉鋼的成本每噸要高出人民幣200元~300元。

另外,關鍵還在於中共現行的政策:去產能背景下的產能置換問題。一名鋼貿商表示,在內蒙古,現在的電價只有兩三毛,非常適合發展電爐鋼,但是沒有新增產能指標,只能買別人的指標。現在內蒙古的產能指標已賣到人民幣800元/噸了,100萬噸的產能指標就要賣8個億人民幣。

目前,相當一部分中頻爐企業在轉電爐後始終無法投產,其原因是這些企業沒有合規的煉鋼產能指標用於減量置換。

業內因此呼籲,對於有條件的轉爐企業,在不增加產能的基礎上,可以考慮採用電爐等量置換轉爐。而很多企業也在悄悄地上電爐,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這類企業面臨著踩到政策紅線的風險。

有網民對中共政策表示譴責:

「一紙政策搞死一個行業。」

「中國有著一幫銹到了的管理者。」

「相關實權部門該管的管不好,不該管的卻管得很緊,說他們是一群屍位素餐鼠目寸光的酒囊飯袋一點不為過,國家遲早會毀在他們手上。」

也有網民表示,這或許又是一種轉移資產到海外的方法:「說明管理有方,買鐵礦石、賣廢鋼鐵,又是資產轉移的妙方一劑。」#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針對大陸?美考慮大規模打擊鋼鐵傾銷措施
川普:或採取限額和關稅 阻中國鋼鐵傾銷
中國第一季度結婚登記量大降 專家析根源
李強稱「經濟不能下猛藥」遭刪 泄露何祕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