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溫哥華讓高密度社區更宜居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8月09日訊】(記者余天白溫哥華編譯報導)隨著人口增加,溫哥華市居住密度近年來不斷增大。而城市設計專家認為,便利的公共交通、豐富的社區配套設施、大量的綠化以及多元化的社區氛圍能夠使高密度社區也適宜民眾居住。

Joyce-Collingwood天車站周邊地帶已成為大溫地區除溫哥華市中心以外居住密度最大的地區。據環球郵報報導,和妻子和三個孩子居住在當地的Ricardo Torres表示,自己和家人非常喜愛這個社區:「這裡有三個公園。其中一個就在街對面。當我們走過那片地帶時,總會遇到認識的人。」

社區環境評級系統LEED for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共同創始人Kaid Benfield表示,城市生活在令人興奮之餘,也可能讓人感到壓力,但「當我們把大自然帶進來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他們不是僅僅有了新樓盤。我們不僅為他們帶來了鋼筋混凝土,也帶來了柔和的氣息。」

除增加綠化之外,Benfield認為,高密度居民區內的建築高度和類型應多樣化,應提供綠色交通,公園適合於高密度人群,區域安全性也應得到保障,這樣當地民眾就會更願意待在社區內生活,減少出行帶來的交通擁擠。

溫哥華市的Joyce-Collingwood社區就融合呈現了這些要素:當地的社區中心以為多族裔服務而聞名;樹木/園景和公園處處可見;滿大街的各種商店,再加上鄰近的天車站,使得該社區成為令人嚮往的家園地。

這也是溫哥華市塑造社區的原則。溫哥華城市總設計師Gil Kelley認為,讓高密度社區宜於居住的關鍵,在於讓民眾無需離開社區便可享受生活。事實上,溫哥華的城市規劃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因為該市堅持不讓高樓大廈占據城市,更偏愛蔥蔥林木下的聯排別墅構建的街面。

但公共交通設計仍會應高密度社區做出相應改變。TransLink部門經理Daniel Freeman表示,高密度社區的公共交通線路應靠近居民區,盡量使居民在400米之內走至公車站,在一公里之內走至天車站。不僅如此,公共車站附近的環境應美觀宜人,以鼓勵民眾放棄駕車而選擇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對於頻繁的公共交通導致的噪音和尾氣問題,Freeman表示希望盡早引進電動公共汽車,從而減少公共交通對道路兩側住宅的不良環境影響。 ◇

責任編輯:李道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