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仙草9成靠進口 桃改場研發新種苗搶市

人氣 59

【大紀元2017年09月12日訊】夏天民眾愛喝仙草茶,但台灣仙草9成靠進口。農委會桃園農改場研發出健康種苗桃園1、2號,成本減少、產量也增加,期望增加農民種植意願,逐步取代進口。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吳信郁表示,目前台灣仙草有9成都是從印尼、越南進口,台灣僅有120公頃的種植面積。由於仙草有根瘤線蟲,農民較沒有意願種植,使得生產量較低。

台灣仙草的主要栽培區域在新竹縣關西鎮、桃園市新屋區與楊梅區、苗栗縣銅鑼鄉、彰化縣二水鄉及嘉義縣水上鄉等地區。吳信郁解釋,桃園農改場研發並推廣介質培育仙草品種桃園1號及桃園2號健康種苗,取代農民慣行的罹病土拔苗,希望逐步取代從印尼和越南的進口。

他也進一步說明,仙草栽培專區遭受根瘤線蟲嚴重危害,造成仙草根系形成大小不一的腫瘤,後期導致根系腐敗或停滯生長等情形。

吳信郁指出,罹病植株常因水分、養分及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導致葉片萎凋、黃化及微量元素缺乏等發育不良情形,後期嚴重危害根系而導致全株死亡。

吳信郁說,根據栽植健康種苗的示範農戶回報,栽種健康種苗後,每公頃成本由新台幣6萬多元降低至4萬元,節省2萬3000多元外,每公頃仙草乾產量也由3700多公斤增加到7300多公斤,產值增加30萬多元。(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求新求變 關西人開發仙草新吃法
關西鎮仙草餐評鑑會 得獎名單出爐
台灣本土味燒仙草  四季享用濃濃古早味
休耕地復耕種仙草  最對時最麻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