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金正恩核計劃有軟肋 怕美動真格

人氣 4524

【大紀元2017年09月05日訊】朝鮮不顧來自國際上的譴責頻頻發射彈道導彈,並進行核試驗。日前有學者披露,金正恩的擁核計劃其實有其軟肋,害怕美國動真格的。

今年以來,朝鮮已13次發射彈道導彈,7月2日試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8月29日發射了飛越日本上空的導彈;9月3日還進行了第6次核試驗。

對於金正恩的肆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王鵬9月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分析文章表示,兩個事實或許能夠為探究平壤的「核軟肋」,以及可能為阻止朝鮮進一步核武化提供某種參照。

一是今年4月「習川會」後不久的事情。鑒於當時兩國首腦會後所釋放的信號,外界多認為中美之間很可能達成某種交易,即中方很可能默許美國對朝在一定程度上的動武。當時國際社會曾猜測金正恩將在4月15日「太陽節」上再次試爆核武器。但結果是,朝鮮改為試射對國際社會衝擊相對小些的導彈,也沒有成功。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金正恩在美國「大兵臨近」前收縮、服軟的一種表現。

二是8月10日朝鮮軍方官員曾揚言,要同步發射4枚導彈「圍攻」關島。隨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強硬回應說,「將發生他們意想不到的事」「軍事解決方案已全部到位」。之前川普還警告,朝鮮將面臨「戰火和怒火」。後來朝鮮「熄火」了,未攻擊關島。

文章認為,朝鮮在核武和導彈問題上採取的是典型的邊緣政策,是指一方通過製造危機,將形勢緊張程度提升到戰爭一觸即發的「邊緣地帶」,以此來迫使對手在談判桌上讓步、屈服。

作者表示,但畢竟朝鮮國力有限,一旦美國釋放出真格的、馬上就要動手的信號時(同時朝方相信中方將袖手旁觀),那麼他們就很可能自己找一個台階從「戰爭邊緣」後撤,從而釋放出自我緩和、軟化的信號。而朝鮮所感知的「美國動武決心」越大,那麼朝鮮臨陣服軟的可能性就越高。

文章分析,由於地緣的因素,中、俄、韓三國都從自身安全角度出發,反對美軍動武、害怕半島「生亂生戰」。因為任何一場以朝鮮已建成的核武器、核設施為目標的軍事打擊或全面戰爭,都可能由於核污染、難民潮等因素,給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帶來巨大的毀傷。另外,韓國還將面臨朝鮮常規武器、火炮攻擊的威脅。

作者認為,他們的這種擔憂被公開表述出來,就在客觀上削弱了美軍武力威懾的效用。雖然朝鮮的擁核計劃背後有其軟肋和弱點,但看到大國彼此間的齟齬和矛盾,鑽其間隙,一步步使自己的核力量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另據大紀元此前報導,數十年來中共一直是朝鮮最大的金主,尤其江澤民掌權時,其對朝鮮核武計劃的縱容達到頂峰,並在國際上和金政權唱雙簧,要脅美國和國際社會。#

責任編輯:李金本

相關新聞
美制裁助朝發展核武的中國5單位1個人
川人:導彈飛越日本 中共變相承認朝鮮擁核?
習主辦金磚峰會 朝鮮爲啥再核試驗?
美國防長:朝鮮威脅將引發大規模軍事反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