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上癮或致青少年自殺 專家急了

人氣 2796

【大紀元2018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硯編譯報導)雖然科技為人類帶來了便利,它也為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美國多項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時使用智能手機不僅增加青少年形成社交孤僻、抑鬱或自殺的念頭,還可能直接誘發自殺行為。專家呼籲教育機構能夠出台措施,控制青少年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

美國醫師及福克斯新聞醫學專欄記者西格爾(Marc Siegel)說,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問題早已出現。當汽車代替馬匹成為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交通及死亡事故的數量激增。當全球普及商旅飛行後,代價昂貴的飛行事故雖不經常發生,但也奪走了許多人的寶貴生命。當電視及電子遊戲發明後,它占據了大量原本屬於孩子們閱讀和戶外活動的時間,造成不少學生的學習困難及少年肥胖問題。

手機正在吞噬青少年正常生活

佛州州立大學近期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自殺念頭與使用手機的關係密切。對於一天內使用電子設備超過5個小時的人,其採取自殺行為的發生率將接近50%。

報告還指出,對於青春期的學生,他們使用電子設備和社媒的時間越長,其發生精神健康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如果學生減少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增加體育和健身活動、完成作業、閱讀紙質書籍和參加宗教社團服務的時間,他們發生精神健康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小。

10年前,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推出的智能手機問世。如今,青少年的手機普及率已達到92%。

西格爾表示,儘管智能手機為人們的通訊和交流提供方便,同時也增加了人們拒絕正常社交的風險。這種情況在當今十幾歲的青少年,特別是女孩當中尤為突出。她們通常會在Snapchat或Instagram上查看信息,然後發現自己沒有收到某個聚會的邀請,從而感到失落,進而更加拒絕社交。

另外,近年出現的網絡凌霸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很多中學生對生活感到痛苦、悲觀,甚至誘發輕生的念頭或行為。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的數據令人震驚——2010到2015年期間,在13至18歲的美國青少年中,自殺和極度抑鬱者人數激增了30%。其中60%的案例發生在女生身上。

如今,青少年之間彼此對話、正常交談的時候越來越少。利用大部分時間發送手機短信、圖片或視頻,成了他們主要的交流和溝通方式。無論是在汽車站、火車站、機場候機大廳或餐館內,低頭使用手機發信息的孩子們隨處可見,卻不見他們與人講話。

蘋果公司受批評

上週,Janus Partners和加州教師退休組織致信蘋果公司,批評其未能在避免孩童過度使用手機方面提供幫助。

作者在信中指出,使用手機成癮給青少年帶來危害,包括抑鬱、睡眠問題和厭學。對此,蘋果公司及其支持者卻將這份責任指向了家長。

近期由「常識」(Common Sense)研究機構公布的報告顯示,許多孩子在成長期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他們與父母和家人共度的時光。

報告說,42%的8歲或更大的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平板電腦。他們平均每天花48分鐘使用移動電子設備,比2011年時增加了5分鐘。專家認為,除了蘋果應該檢視自己在這方面的責任,家長們對孩子在使用電子設備方面的控制也需要加強。

各方提預防措施

目前,法國已經全面禁止高中以下的學生在校使用手機。西格爾認為,美國教育機構應該認真考慮採取類似的做法。或者,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電腦設備,但需嚴格要求並監控學生,只限於與學習相關的使用。

另外,一些戶外活動組織也應限制學生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例如一些野營活動組織者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從而讓他們能夠真正感受到戶外活動帶來的樂趣。

再有就是為青少年加強有關如何健康使用電子設備的宣講。網絡公民(Cyber Civics)網站就提供了許多網絡禮儀、數字文學、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內容和分享。

這家網站在頁面上提示說:「這裡的課程強調以批判性思維、倫理討論及決策過程,來看待數字媒體帶來的問題……並且這些全部通過學生們扮演角色、動手參與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展開。」

該組織創辦者格萊博(Diana Graber)說,他們的網站為6到8年級的初中學生提供如何正確使用電子設備及網絡的平台,並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空間」,交流關於網絡帶給他們的一些困惑和複雜的問題,並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網絡公民組織也舉辦課堂活動並談到網絡凌霸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為學生提供應對方案,並鼓勵他們找到那些正陷入這些問題的學生,然後向他們伸出援手。格萊博說:「我們的目標是告訴學生們,將日常生活中面對面人際交流的技巧運用到網絡交往中,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離線後,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和生活才是更重要的。」

專家表示,家長們把汽車鑰匙交給孩子前,一定會首先教會他們如何駕車。同理,在我們把手機交給孩子前,也要首先讓他們懂得如何健康地使用電子設備,以及建立基本的人際交往才是第一位的。#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華州正式實施分心駕駛處罰條例
研究:手機上癮會對大腦造成危害
美國出台新規 嚴查進出境旅客電子設備
安全漏洞影響數十億電腦手機 你該怎麼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