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 誰擁有「可怕的武器」

人氣 14302

【大紀元2018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何堅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中共8月份繼續減持美國國債,此舉或被視為中共對貿易戰的回應。與此同時,中共發動海內外喉舌宣傳說「北京手握關鍵經濟牌」,「美債遭拋售,美元霸主地位下滑」。在貿易戰中節節敗退的中共,似乎想要轉向金融戰來反擊美國。只是,中共和美國,誰才擁有金融戰中「可怕的武器」呢?

大陸控股的《南華早報》10月23日刊文稱美國終將輸掉貿易戰,「如果北京想要強硬起來,它有一系列可怕的武器可以依靠,特別是大幅降息、放任人民幣貶值以及在公開市場上拋售美國國債等手段。」

事實果真如此嗎?

美國財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8月份將所持美國國債規模削減約60億美元,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國國債。10月23日新浪財經發文稱美元霸主地位受到嚴峻挑戰,「中國30億美債被瘋搶,美債卻遭多國拋售」。

不過美國財政部報告還顯示,8月份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增加354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共賣出了少許美債,但其它國家買入了更多美債。

美元主導地位未變

雖然美元在全球經濟領域中所占份額略有下滑,但至少在當前,美元地位依舊牢固。

世界最主要的能源——石油,主要是由美元計價交易,這種「石油美元」體系奠定了美元在現代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今天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主要都是美元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月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中的比重為62.3%,而人民幣占比1.8%。

全球外匯交易的對象也主要是美元。2018年全球外匯調查結果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中占比84.9%。

國際貿易結算中,各國使用最多的依然是美元。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截至2017年底,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中占比39.9%,人民幣占比僅1.6%。

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決定了美國擁有一項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能力——將美元化為武器的戰略能力。

美國的「金融核武器」

美中貿易戰是否會衍生為金融戰尚不得而知,但若真發生了,中共將迎來更大的災難。

因為中共雖然的確可以「拋售美債」甚至「大幅降息、放縱人民幣猛跌」,然而,不提中共自己能否承受得了這些所謂「可怕武器」對中國金融系統的衝擊,如果美國經濟真的因此遭受重大傷害或威脅,從而迫使美國政府發動金融制裁的話,中共恐無還手之力。

美元的主導地位決定了,美國在金融戰中可以做到其它國家做不到的事情,擁有壓倒性的戰略優勢。

一方面,美國可以通過自身金融力量截斷受制裁國家或實體獲取美元的渠道;另一方面,美國可以通過自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巨大影響,要求獨立的國際金融機構停止對被制裁國家或實體提供美元結算和其它服務。

也就是說,美國可以通過金融制裁,將被制裁對象隔絕在世界金融和貿易系統之外。

而今天的中國經濟,對世界依賴程度有多高?看看中興通訊就知道。身為國際電信巨頭的中興,被美國政府的一紙禁令導致休克。

因此,貿易戰中真正擁有「可怕武器」的,不是中共,而是美國。

美國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國家緊急狀態法》、《愛國者法案》、《對敵貿易法案》等諸多法律,賦予了美國政府發起經濟制裁,將美元作為「金融核武器」的戰略能力。

美國金融制裁如何生效

美國總統和財政部等部門,依據法律授權發起金融制裁後,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通過發布「特別指定國民和阻截人員」(SDN)名單,監管銀行、美元清算機構等金融機構來具體實施。

根據SDN名單,美國金融機構一旦探知違反或可能違反金融制裁的金融行為,必須凍結其相關資產或者拒絕提供交易服務,並且在十個工作日內向 OFAC 報告。

而美元的主導地位,加上美國金融制裁的域外管轄權,促使外國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一般也會配合執行。

美國金融制裁的具體實施,主要是通過美聯儲的Fedwire境內支付系統和CHIPS跨境美元支付系統,將被制裁者關在美元體系的門外。

但美國金融制裁的關鍵和核心,是「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SWIFT)。

SWIFT是非營利性銀行間組織,運營著世界級的金融報文網絡,全球絕大多數銀行都通過SWIFT系統來進行國際清算。美國政府對SWIFT擁有重要的話語權,可以從SWIFT調取受制裁方的金融交易與資金流通信息,甚至可以通過SWIFT將受制裁國的銀行踢出國際支付清算系統。

簡而言之,無論被制裁對象如何隱匿資產和資金流向,美國都能透過SWIFT系統查出蛛絲馬跡,最終鎖定目標。中共和權貴階層對此亦是心知肚明,所以多年來一直鼓吹建立獨立於SWIFT的國際清算系統。

2012年美國曾將伊朗銀行從SWIFT系統中踢出去,最終迫使伊朗簽署核協議,顯露了金融制裁的戰略威懾力。

美國金融制裁的威力

與中共口水仗中自誇的「可怕武器」不同,美國金融制裁的威力有目共睹。

制裁土耳其。今年8月美國因土耳其拘禁美國牧師,而發起對土國高官個人的金融制裁,土國貨幣一度暴跌逾3成。10月土耳其釋放牧師。

制裁蘇丹。因蘇丹獨裁政權收容本·拉登,支持全球的伊斯蘭恐怖活動,美國於1993年發動金融制裁,並在1997年和2006年加大制裁力度。蘇丹後來調整了外交政策,要求本·拉登離開,並於「9·11」事件後配合美國反恐。

制裁伊拉克。1990年美國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對其實施制裁。伊拉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伊拉克從制裁前的「中東強國」退化到了前工業化時代,最終在海灣戰爭中潰不成軍,被美軍迅速擊敗。

制裁古巴。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美國對古巴實施制裁。古巴政府2017年稱,美國近60年的制裁讓古巴損失9,336.78億美元。

制裁俄羅斯。因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2014年美國對俄實施制裁。2017年美國升級制裁。聯合國2017年數據顯示,美國對俄制裁使俄羅斯GDP至少下降1%。

制裁巴拿馬。1988年美國制裁巴拿馬諾列加政府,凍結了巴拿馬在美國銀行體系的資產,切斷了巴拿馬獲取美元的通道。美元短缺使巴拿馬銀行系統被迫關閉,政府無錢發工資。

美國的金融制裁不但對那些獨裁或腐敗政權造成重大打擊,對於未受制裁的國家和實體,也具有巨大的威懾力。

法國巴黎銀行就是前車之鑑。2014年法國巴黎銀行因違反美國對蘇丹、伊朗、古巴等國的金融制裁,而被罰款89.7億美元,這也是美國金融制裁中開出的最大罰單。

不過接到美國天價罰單的並非只有法國巴黎銀行。自2009年以來,因違反美國制裁令,包括滙豐、渣打、荷蘭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遭美國處以二級制裁的懲罰,總計繳納了超50億美元的罰金。

美元的主導地位,不可或缺的SWIFT系統,加上巨額罰款等處罰措施,構成了美國金融制裁的強大威懾力,有力地維護了普世價值觀和國際金融秩序。#

責任編輯:張憲義

相關新聞
美國將實施新一輪對朝金融制裁
對北韓金融制裁 美和南韓同意加強合作
貿易戰中的殺手鐧 解密美國金融制裁(上)
貿易戰中的殺手鐧 解密美國金融制裁(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