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绿色科技畜牧粪尿再生 逾200畜牧场采用

高雄大学土环系教授叶琮裕,辅导国内超过200座畜牧场采用畜牧粪尿再利用绿色科技,初步达到循环经济成效。(高雄大学提供)

人气: 21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废弃物再生变黄金!高雄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叶琮裕,协助环保署规划“经厌氧发酵后的畜牧粪尿沼液沼渣”作为农地肥分使用政策,已辅导超过200座畜牧场采用,不仅有效降低河川的有机污染量,也减轻畜牧场饲养成本,提高农作品质。

叶琮裕说,世界上畜牧废水为水污染主要来源,台湾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有别于国外放牧,国内养猪业多属大规模、高密度型态,所衍生的粪尿废水富含悬浮物、氨氮磷钾等有机物,若未经处理即直接排放,势必污染环境,造成河川、水库等水体优养化,且臭味也影响生活品质。

叶琮裕指出,台湾现行畜牧废水多采“三段式废水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好气处理及堆肥与污泥处理等,多年來对降低台湾环境营养盐類的负荷贡献良多,但其缺点为高耗费、耗能,且损失可用资源。此外,因堆肥化过程使氮素损失,且累积的高浓度重金属,也可能累积土壤中的重金属;再者,厌气处理产生的沼气(CH4)为造成全球暖化的温室气体之一。

透过厌氧(发酵)生物技术处理畜牧粪尿沼液沼渣,叶琮裕表示,此作法既符合“水污染防治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又突破现行“三段式废水处理”作法,是一举数得的绿色技术。

叶琮裕说,将畜牧粪尿资源化成为农业肥分,除了让废物变黄金,达到零排放,还能减少化肥使用,也减轻畜牧废水排放压力,降低对环境生态负荷,也是回归祖先智慧作法,符合循环经济精神。

根据环保署资料,政策自2016年推动以来,已超过200场畜牧场采用,如云林县“育群畜牧场”的玉米不但茎部变壮、生长良好,产量也比施用化肥时增加1至2成;花莲县“吕德和畜牧场”则用来浇灌筊白笋和水稻,收成质量均有提升。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