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報告:中國過半適齡殘障兒童未能入學

人氣 1177

【大紀元2018年03月04日訊】中共官方宣傳一再聲稱殘疾兒童少年義務入學「全覆蓋」、「零拒絕」,但近日一項民間調查報告表明,在近萬名6至15歲的受訪殘障兒童少年中,53%目前未接受義務教育。

據財新網3月3日報導,3月2日,國際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全國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簡稱家長組織聯盟)和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主辦的2018融合教育調研報告發布會上,《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查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

2017年12月10-20日,家長組織聯盟發起全國範圍內的在線問卷調查,調查樣本覆蓋除港澳和西藏之外31個省份和直轄市的9484個適齡受訪者。

報告顯示,適齡受訪者的義務教育在讀比例為45%,高達53%的適齡殘障兒童目前未接受義務教育。

在53%未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受訪者中,29%在康復或培訓機構,16%在讀幼兒園,2%處二休學狀態,7%呆在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殘障兒童中,約八成在2017年並未申請入學,約七成沒有進行過入學前登記。其中,殘障兒童所在戶籍地沒有登記過,也沒有接到任何適齡兒童入學前登記通知的高達59%,另有15%的家長對此表示不知道或不清楚。

報告指出,為了爭取孩子能上學,絕大多數家長都申請了兩所以上的學校,有些家長甚至申請了10所學校卻仍然未能入學。

在殘障兒童少年未能成功入學的案例中,43%是被學校直接拒絕,50%是因為無法滿足學校的標準和要求,最終未被接收或家長主動放棄。

普通學校「直接拒絕」殘障兒童的主要理由是,學校不接收特殊孩子(高達70%)、學校認為孩子的障礙程度不能上普通小學(48%)、學校認為無法保證孩子或同學的安全(41%);而特殊學校則以學校資源不夠(47%),或招收特殊學生數量有限制(40%)直接拒絕;有些地方的特殊學校直接拒絕非本地戶口特殊孩子。

缺乏與業師資(69%)和老師缺乏特教培訓(67%)被認為是殘障孩子遇到的最大困難。

絕大多數(83%)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融入社會和普通人一樣生活或工作。殘障孩子的家長不僅為孩子接受教育的問題操心,還面臨著諸如外人的歧視、家庭的經濟壓力等等問題。無論申請入學成功與否,超過七、八成的家長表示為孩子的現狀戒未來感到焦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也有過半的家長表示儘管很艱難,仍然有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至少有8300萬殘疾人士。而中國殘疾兒童入學難長期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關注。2013年7月,總部設在紐約的組織「人權觀察」的報告指出,超過四分之一(28%)的中國殘疾兒童無法上學,一些殘疾兒童被拒絕進入主流學校,而教授殘疾兒童的教師缺乏正規訓練。

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殘障兒童有權和其他孩子一樣進入普通學校就讀,並且有權依照個別需求獲得協助。」

責任編輯:李新安

相關新聞
律師夫婦:我們感恩於神韻
行為偏差兒童的輔導(十一)
紀政為特殊兒童「天使之家」募款
中國殘疾學生中近三成曾被學校要求退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